李姓有史可稽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支:源出嬴姓;源出李樹圖騰說,即認為李姓起源于圖騰崇拜,以李樹為圖騰;源出姬姓(虎圖騰)說;源于封賞賜姓與恢復李氏。
江都李姓多數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贏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先為理氏,后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江都李姓人口有4.6萬人左右,江都與李有關的地名有李豐村、李壩村、李橋村、李莊、李家橋、李家巷、李樓、劉李、趙李等。
江都李氏堂號有:立德堂、隴西堂、青蓮堂、謙益堂等。
目前已知始祖和來源的江都李姓有7支。
1、大橋中閘李氏:支祖李剛,世居姑蘇閶門,于明初遷居維揚東鄉北沙村。第十二世起字派:明德榮中正,如成萬景春,全興高廣大,有茂定芝生。
2、江都李氏:始遷祖慶源,字德淵,號悅江,行慶二,元代人。
3、曹王李氏:始祖李良材,宋代人。始遷祖李肇,字弘基,宋代人,世居姑蘇,生性淡泊,隱居不仕,后因燕王兵亂,舉家遷至邗東大橋鎮西北曹王廟。
4、江都李氏:始遷祖李茂,元時由大名遷揚州。
5、東匯青蓮堂李氏:東匯境內東李莊青蓮堂李氏,西李莊詩酒堂李氏,遷徙時間不詳。
6、東匯謙益堂李氏:原東匯集鎮河東謙益堂李氏,遷徙時間不詳。
7、東匯隴西堂李氏:原東匯集鎮河西北頭隴西堂李氏,遷徙時間不詳。
江都歷史上的李氏名人主要有。
李涵秋(1874?1923),名應漳,字油秋,別署“沁香閣主”,江都人。幼家貧,光緒十六年設帳授徒。光緒三十年應聘赴武昌,在湖北清丈局總辦李石泉家坐館。次年寫成處女作《雙花記》。宣統二年,任兩淮高等小學國文、史地教員,一度任場州民政署秘書長,民國2年兼任江蘇省立第五師范學校教員。1920年辭去教職,專事寫作。他曾于宣統元年起,歷時1年,撰成小說《廣陵潮》一百回,為管鴦蝴蝶派前期社會小說的代表作。民國10年應上海時報館之聘,編輯《小時報》和《小說時報》。次年主編《快活》旬刊,并自刊小說《近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旋因不習慣上海都市生活、返回家鄉,又撰小說《新廣陵潮》,僅成一回即病故。
注:江都125個姓氏起源的具體內容在《江都姓氏探源》一書中有詳細介紹。有需要的讀者可以聯系關先生,微信號:627091048
作者簡介:關明生,江都大橋人,在各大媒體上發表有關江都歷史、姓氏文化、譜牒文化等文章300多篇,著有《江都姓氏探源》、《江都姓氏尋跡(一)》兩本書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