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柏含 如鑫淼
近日,一篇關于《重慶大學》大四學生劉某喬,獲得國家獎學金的推文引發了關注。
推文中介紹:劉某喬發表sci論文10多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
5月8號,重慶大學發布一則情況說明,表示學校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如果發現有不當行為,將按有關規定處理,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和監督。
記者在中國知網檢索看到。劉某喬均不是第一發明人,12項專利的第一作者為劉某華,其余兩項專利的第一作者也出現了劉某華的名字,而劉某華是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此外,劉某龍、陶某元也出現在發明人名單中。這3人都是重慶大學化工學院教授。以上發明專利的最早申請時間是2016年,那個時候劉某橋是讀初中的年齡。
根據報道,SCI 論文作為國際學術界公認的黃金通行證,其發表門檻之高競爭之激烈都堪稱頂級。 這位本科生竟然能發10多篇的SCI 論文,還坐擁3項國家專利。而且劉某橋最早參與的發明專利申請于2016年,當時他只是個女生啊,還僅僅是一個年僅13歲的初中生,如此違背常識的操作,難怪引發議論紛紛。
不少網友質疑這是學術上的“近親繁殖”存在諸多危害。在我國,這種現象由于文化上的特殊性,“圈子”情結對學術發展產生更為嚴重的危害。
重慶大學既然已經介入調查了,就不能只查本科生劉某橋。他背后的劉某華啊,劉某龍也得一并徹查。如果真查出有問題更不能含含糊糊的撤稿了事,而是要公開調查細節,嚴格依規處理,接受社會監督,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學術不端。
(作者:劇柏含 系國家二級作家 高級書畫師 高級政工師職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