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下午,由河北省水彩粉畫學會主辦、河北工程技術學院承辦的“科技與傳統對話”2025礦物質顏料賦能文化產業學術會議在河北工程技術學院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行。會議聚焦礦物質顏料技術創新與文化傳承,吸引了高校學者、行業專家及師生代表百余人參與,共議傳統藝術材料的當代發展路徑,助力京津冀文化產業升級。會議由河北省水彩粉畫學會會長范振剛主持。
會議伊始,河北工程技術學院副校長武勇首先致辭,他表示,礦物質顏料作為人類文明的千年藝術載體,承載著東西方審美智慧與技術精髓。他回顧了學校28年來以“應用型、國際化”為定位的辦學成果,強調產教融合對文化創意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并呼吁各界協同推動礦物質顏料研發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為京津冀文化創意產業注入新動能。
學術報告環節匯聚了多領域專家,以跨學科視角展開深度對話:河北師范大學關尚卿教授以《溯源國色——從敦煌藝術的千年瑰麗到故宮彩繪的皇家氣象》為題,通過壁畫修復案例解析礦物顏料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的文化密碼;中國戲曲學院李莘教授在《色彩起源——從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到當代藝術》報告中,梳理礦物顏料從史前洞穴藝術到現代創作的全球發展脈絡;石家莊鐵道大學王志博士從材料科學角度發表《材料思維——淺談礦物質顏料的前世今生》,揭示礦物顏料理化特性與藝術表達的科技關聯。三位專家以兼具學術深度與大眾傳播性的演講,引發與會者關于傳統材料現代轉化的熱烈討論。
學術交流環節中,河北省水彩粉畫學會會長范振剛首先就礦物質顏料的研發和創新應用如何為文旅產業賦能提出構建“京津冀產學研用融合創新平臺”的建議,圍繞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在文創產品發掘方面深耕細作,多出創新成果。
河北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劉孟林強調科技與傳統工藝結合的必要性,提出搭建“高校-學會-企業”協同創新平臺的倡議,資源共享,彼此賦能。
河北省水彩粉畫學會秘書長富小亮系統匯報了學會在礦物顏料標準化研制、非遺技藝保護等方面的工作進展,擬聯合高校與企業推動河北特色文化IP開發。
河北工程技術學院風貌建設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谷雨結合學校美育教育提出了創建“河工巖彩工匠坊”和“文創店”的設想。與會的其他嘉賓也從不同角度,圍繞會議主題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
本次會議通過學術研討與產業實踐的雙向對話,為礦物質顏料的活態傳承提供了“科技賦能+文化創新”的解決方案。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深挖礦物顏料的歷史價值與科技屬性,將助力中國傳統藝術話語體系構建,為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