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楊赤是“全才花臉”,與于魁智、李勝素被譽為京劇界的黃金組合。
楊赤嗓音洪亮渾厚,功架優美,文武兼備,兼工銅錘、架子,唱念做打俱佳。他是京劇大家袁世海的弟子,氣質形象酷似袁世海,被譽為“小袁世海”。
楊赤擅演的劇目有《黑旋風李逵》《霸王別姬》《九江口》《將相和》《絕龍嶺》《西門豹》《野豬林》《李逵探母》等,是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得主。
楊赤曾擔任大連京劇院院長,帶領困境中的劇團起死回生,讓人人有飯吃。
楊赤的妻子張冬梅是大連京劇院的梅派青衣,夫妻倆育有一個女兒。楊赤的父母、岳父母都已去世,他愧對殘疾父親……
01
(上世紀60年代的大連)
楊赤1961年出生于遼寧省大連市,家有兄弟姐妹4人。楊赤的父親楊郁旋是一名福利廠的殘疾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
楊郁旋酷愛京劇,經常在家里跟著收音機哼唱。在父親的影響下,楊赤從小就喜歡京劇。
1972年,大連藝術學校京劇班恢復了招生。當時上山下鄉運動轟轟烈烈,很多孩子為留在城里,都去報考大連藝校的京劇班,競爭空前激烈。
(楊赤的母校)
經過層層淘汰篩選,1000多名考生最終只錄取50人,楊赤是其中的幸運者之一。
在大連藝校,楊赤被安排在老生組。入學一個多月后,楊赤患了重感冒,嗓子不出聲了,他服藥、打針一段時間也不見好轉。
老師認為楊赤學不了京劇,將他的情況反映給學校領導,結果領導勸楊赤退學。
一個11歲的孩子,缺乏與老師和校領導溝通的能力,楊赤一個人坐在校門口哭。
學校的曹藝斌老師路過校門口,見楊赤哭得很傷心,便關心地問他怎么回事。楊赤哽咽著講述了校領導勸他退學的心痛。
曹藝斌問:你能不能給我唱兩句?楊赤擦干眼淚唱了起來。曹藝斌拉著楊赤,找到學校的劉金昌老師:這孩子有培養前途,可以跟你學唱花臉。
隨后,曹藝斌又向學校領導求情,楊赤被學校留了下來。
(《連環套》劇照(曹藝斌飾黃天霸))
《斬經堂》劇照(曹藝斌飾吳漢,蓉麗娟飾王蘭英)
曹藝斌是京劇大師周信芳的得意弟子,是聞名全國的文武老生。他的熱心舉動改變了楊赤的命運,楊赤一直在心里將他當恩人。
留在學校的楊赤時時有危機感,生怕再被學校退回去。他每天凌晨5點就起床吊嗓子、練功,早飯后要再練3個小時武功。下午楊赤上文化課,晚上再接著練功。
他練翻跟頭、跑圓場,老師只要求練10遍,楊赤常常要練30遍。
(楊赤劇照)
楊赤在大連藝校學京劇,是父親最大的驕傲。那時學校每學期都要開一次家長會,父親主動要求去開家長會,楊赤不同意。原因是他的父親左腿有殘疾,走路一瘸一拐。
楊赤有著少年的虛榮心,擔心別人知道父親殘疾,會看不起他。楊郁旋知道兒子的心思,此后不再提開家長會。
02
小時候的楊赤家境貧困,父親靠一個人上班養全家6口人。楊郁旋有兩大愛好:一是聽京劇,二是喝酒。他每月要從工資里拿出5塊錢作為酒錢。
1974年,楊郁旋突然戒酒了,將每月的酒錢省下來給兒子買留聲機。他戒了3年酒,終于為楊赤買回了一臺二手留聲機。
(楊赤與李勝素同臺演出)
楊赤一回家就跟著留聲機學唱段,父親在一旁看著,臉上浮現幸福的笑容。
1977年,楊赤從大連藝校畢業了。恰巧這年大連藝校成立了青年京劇團,楊赤和多位同學被分配到團里當演員。
1978年春天,楊赤要隨團去外地演出。凌晨5點父親就起來了,送他去火車站。
分別時父親對楊赤說:我還沒有看過你正式演出,等你在大連有演出,爸爸買票請親戚一起去看。楊赤上車后,看著父親一瘸一拐地往回走,突然忍不住鼻子發酸,淚水淌了下來。
(楊赤)
楊赤上午與父親分別,下午父親在家突發心梗離世。楊赤哭著回家奔喪,想起自己的虛榮,婉拒父親開家長會這一小小的要求,楊赤的心像針扎一樣疼。
多年后,楊赤成角了,在接受中央電視臺的采訪時,回憶與父親的往事,楊赤淚如泉涌。父親癡迷京劇,一直以楊赤為自豪,卻沒能參加一次家長會,沒能看到兒子在臺上演出過,是帶著遺憾離世的。楊赤覺得愧對父親。
楊赤數次與于魁智同臺演出,于魁智經常將父親帶在身邊,讓父親坐在臺下看京劇。看著于父臉上的滿足和自豪,楊赤就會想起自己的殘疾父親,眼睛不知不覺濕潤了。
(楊赤與于魁智同臺演出)
父親早逝后,楊赤承擔了家庭重擔。雖然工資不高,但他每月都要省下錢來,交給母親補貼家用。
楊赤天賦高,嗓子好,還有一身好功夫,是單位的重點培養對象。他一邊演出,一邊跟隨方榮翔、李長春等花臉名家學藝。
1979年,楊赤隨團赴上海演出,李長春看了他的表演后,很喜歡有靈氣的楊赤,多次將楊赤叫到家中給他說戲。
03
(李長春)
李長春1939年出生于北平,畢業于中國戲曲學校,是著名的京劇裘派花臉演員。
從1979年到1982年,楊赤經常坐船去上海,跟隨李長春學戲。在李長春的親授下,他學會了《鍘美案》《赤桑鎮》《遇皇后·打龍袍》《姚期》等裘派名劇。
1982年,楊赤準備正式拜李長春為師時,遇到了京劇大師袁世海。
袁世海1916年出生,是著名的架子花臉表演藝術家,享有“活曹操”“活張飛”“活李逵”“活魯智深”的美譽。
(李少春、袁世海(右)《紅燈記》劇照)
袁世海因在現代京劇電影《紅燈記》中飾演“鳩山”,更是家喻戶曉。
1982年,袁世海隨中國京劇院赴大連演出,看了楊赤的表演,便主動提出收他為徒。
大連文化部門、大連京劇團都很高興,馬上安排楊赤舉行拜師儀式。楊赤驚喜交加,但心情格外復雜,原來他的恩師李長春也準備來大連正式收他為徒,舉行收徒儀式。
李長春從上海坐船出發,需要兩天一夜。楊赤正式拜袁世海為師兩天后,李長春才到達大連。
(李長春)
楊赤很坦率,如實講述了拜師袁世海的經過。李長春很大度,沒有半句責怪和怨言,這讓楊赤熱淚盈眶。
從1982年到2002年,整整20年里,楊赤一直跟隨袁世海學戲。袁世海沒有絲毫保留,將自己的絕技全部教給楊赤,兩人建立起了深厚的父子情。
袁世海高風亮節,從來沒有收過楊赤一分錢學費。楊赤有時來北京給他買禮物,袁世海拒收,還罵他:你收入不高,給我買什么禮物?以后登門再不許拿東西。
后來楊赤再來北京跟袁世海學藝,都是空著手。
楊赤與恩師袁世海
期間,楊赤在大連有演出,袁世海就主動去大連教戲。有一次師徒倆合演了3場《九江口》,除去各項開支,還剩下了1萬多塊錢。楊赤要將這筆交給恩師,袁世海一分錢也不要,讓楊赤買了幾套戲裝。
04
楊赤天賦高,加上名師指點,在全國脫穎而出。
1991年,楊赤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1994年,楊赤又獲得梅蘭芳金獎大賽金獎。
(楊赤)
十生九旦,一凈難求。而楊赤是花臉、銅錘、架子全才,被戲迷稱為“小袁世海”。
楊赤的妻子名叫張冬梅,與楊赤是大連藝校的同班同學。張冬梅也是大連人,與楊赤同齡。求學期間兩人互生好感,為了不耽誤學業,他們將愛情埋在心底。
1977年,楊赤與張冬梅雙雙從大連藝校畢業,都被留在母校的青年京劇團當演員。參加工作后,兩人才正式確定戀愛關系。
張冬梅是京劇張派傳人,扮相俊美,嗓子好,與楊赤都是團里的骨干演員。
(張冬梅《貴妃醉酒》劇照)
1984年,楊赤與張冬梅都被調入大連京劇團工作。1985年,兩人在大連組建家庭。1988年,張冬梅在大連生下了兒子。
寶寶降生不久,張冬梅的父親突發腦溢血離世,將她推入巨大的悲痛中。父親走后,張冬梅的母親跟著兒子生活,老太太經常在家流淚。
楊赤只要沒有演出,就和張冬梅去看望岳母。他陪岳母拉家常,給她唱京劇,給岳母買巧克力。
在楊赤的孝心溫暖下,半年后岳母走出了喪偶的陰影。
(張冬梅《四郎探母》飾演“蕭太后”)
張冬梅從妊娠、生寶寶、父親去世,到恢復練功,用了兩年多時間才重新登臺演出。
這樣一來,她與丈夫的事業有了差距。上世紀90年代,楊赤就成角了,張冬梅還是一名普通的京劇演員。
大連京劇團在全國京劇界排得上號,擁有曹藝斌、劉慧琴、張鐵華等一批名家。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受影視劇的沖擊,大連京劇院演出少之甚少,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
團里的小劇場年久失修,四面通風,不能正常使用。團里的服裝、道具破舊不堪,有的還散發難聞的氣味。劇團的賬本上只有4000多元的流動資金。
05
為了振興大連京劇團,2000年,楊赤被相關部門安排擔任大連京劇團團長。
為了使京劇團起死回生,讓每個人都有飯吃,楊赤采取了5條措施:
一、他利用自己京劇名家的身份,尋求大連市相關領導的支持,為劇團爭取到一些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二、楊赤以優厚待遇,從全國招募了多位青年演員。
三、楊赤帶領同事們創排了《西門豹》《風雨杏黃旗》等新劇目。
四、楊赤請全國各地的名家來大連合作演出,于魁智、李勝素、袁慧琴、奚中路等名家都來大連演出過,大連京劇團每年演出超過120場。
五、楊赤帶領同事出國演出,先后在英國、巴西、法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過,讓外國觀眾見證了大連京劇團的實力。
一系列組合拳下來,到2003年,大連京劇團擺脫了困境,每個員工都有飯吃。作為一個地級市的京劇團,能有如此亮眼成績,讓圈內外人刮目相看。
2008年,楊赤的岳母突發腦溢血,恰巧楊赤與張冬梅在大連,趕緊將岳母送醫。由于搶救及時,岳母僥幸保住了性命,但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遺癥。
(張冬梅)
楊赤一直鼓勵岳母康復,后來老太太能夠拄著拐杖行走了,一直活到80多歲才去世。
楊赤的父親離世后,他的母親剛人到中年,一直沒有再婚。楊赤托起了母親的晚年,老太太一直活得90歲才去世。
母親臨走前拉著楊赤的手說:你是大孝子,媽媽這輩子很知足,媽媽活著享受到了。我走后你不要大操大辦,別亂花錢。楊赤握著媽媽的手,淚如雨下。
楊赤的父母、岳父母都離世后,他與妻子張冬梅更有一種相依為命的深情。
楊赤(左)張博《將相和》劇照
夫妻倆是同事、同行,經常在一起合作演出,比一般夫妻更多了一份理解和體諒,兩人結婚幾十年很少拌嘴。
楊赤經常被中國京劇院邀請與李勝素、于魁智同臺演出,3人都是各自行當里的翹楚,被譽為“黃金組合”。
2024年12月21日,楊赤因在京劇電影《九江口》中飾演“張定邊”,榮獲首屆中國戲曲電影大展最佳男主角獎。
(楊赤)
2025年5月,楊赤已經64歲了,依然演出不斷,還擔任大連市京劇團團長,并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張冬梅也活躍在舞臺上,夫妻倆還在為傳承和弘揚國粹藝術盡心盡力,攜手砥礪前行。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