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記昨天無意刷到央視專訪榮昌模式的兩個關鍵人物的視頻。看完深有感觸。忽然間覺得榮昌模式的出圈,同時也給銀川的文旅發展帶來了思考和學習的榜樣。
在采訪中,“鹵鵝哥”說“宣傳家鄉,這樣的機會像中彩票,是頭一遭,怕是最后一遭。”對家鄉的深情也言溢于表。反觀銀川,機會卻是多多,這座天眷神顧,塞上新天府之城,從來不缺機會。缺的應該是一個契機。
年初的時候,銀川提出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有一個“發展演唱會經濟”。在措施中,更多的是提到“引進”。簡單一點理解,就是通過商業運作請歌星來銀川舉辦演唱會,推動銀川演藝文旅的發展,活躍銀川的消費市場,提升銀川的文化形象。
為此,還拿出專項資金(據說是800萬元)對負責運作的公司企業等給予一定額的補助。不得不說,銀川這是下了大力氣,更是下了“血本”(可能這樣說有些不妥)了。
不過,威記倒是覺得,與其外求,不如內挖?因為銀川有這個實力,更有這個潛力。
外求一時火,內挖一直火!
因為,請歌星舉辦演唱會,只能帶來一時的流量和熱度;而內挖本地文旅內涵,在多媒體廣泛傳播的今天卻能一直有流量和熱度,細水長流,最終必將能匯成大海!
很多人可能忘記,或者說不記得,其實銀川是一座“文藝之城”,“書香(閱讀)之城”,“音樂之城”,“文學之城”!
這也是銀川的獨特之處!
雖然說地處西北內陸,可是銀川的文化底蘊卻不淺。
1、文藝之城,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銀川可是被譽為“小上海”,這是多少時尚文藝青年支撐起來的贊譽。
2、書香(閱讀)之城,書香銀川已經成為銀川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
3、音樂之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銀川曾一度處在搖滾樂的前沿,當年卡拉OK盛行的年代,誰不會吼一嗓子“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并且在外文書店,銷售最火爆的不是書籍,而是磁帶!各種音樂磁帶和搖滾CD、碟片。這個可以問問老銀川,家里有多少絕版珍藏版唱片的?
4、文學之城,準確說,寧夏文學支撐起來了銀川的文學底蘊,無論是西海固文學,還是各種文學協會,他們都聚焦在銀川。
怎么發揮這“四城”的優勢?這個契機,就是覽山公園的“一億人”的流量!
一句話,銀川不如拿這個專項補貼資金投放到覽山公園的各種文藝文化活動中來。因為從五一假期的覽山公園盛況來看,它完全具備了這個讓銀川出圈的能力。
把這“四城”舉辦的各種活動,都放在煥然一新免費開放的覽山公園,不但可以擴大這“四城”的影響能力,更能讓銀川的文化氛圍得到進一步加強。
同時也對那些原本只是去覽山公園各種打卡的人們予以熏陶。
一句話,擴大“演唱會經濟”的格局和適用范圍,這樣的銀川不火?
這里是寧夏!發現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寧夏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