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龍爪槐守望者(ID:ftium4_wx)
Figma每年的Config大會都會發布大量新功能。2024年推出了新界面UI3和Figma Slides(在Figma里制作PPT的功能);2023年則發布了開發者模式(Dev Mode?)和變量(Variables)。今年2025年的5大更新比往年更加重磅。
Draw Mode——矢量繪圖增強
Figma一直專注于UI設計,但UI設計并不僅限于規整的組件"豆腐塊",還包括富有創意的手繪插畫、藝術字體和精細圖標等。以前這些工作需要依賴插件,甚至要打開PS或Illustrator來處理。
Draw模式新增了動態筆觸、文本路徑等工具,支持創建復雜形狀,讓Figma逐步成為全能設計工具,大大減少了對外部工具的依賴。
具體來說,工具欄在原有的Design和Dev模式基礎上,新增了Draw模式(雖然切換模式的動畫有點慢得讓人著急)。在Draw模式下,工具欄增加了三種不同的畫筆,方便進行手繪創作。
在Draw模式下,圖層面板的顯示方式也有所改變:原本用于表示圖層類型的圖標現在變成了縮略圖預覽,讓用戶能更快地找到所需的手繪元素。
筆刷有大約60種不同的筆觸。簡單復雜的圖形都不在話下。
所有元素的邊框都可以切換為筆刷模式,輕松將整套UI轉換成手繪風格。
之前UI3被吐槽的布爾運算功能也得到改進——原本藏在右上角對齊面板里非常不顯眼且不方便,現在在Draw模式下選中矢量時,工具欄會自動顯示布爾運算相關功能。
鋼筆功能也有增強。比如工具欄上第二個圖標是套索能快速圈中多個錨點。
第三個圖標Shape builder能快速從矢量中快速添加和刪除部分元素。以前得多次布爾運算才能解決的,一次就能搞定。
填充規律元素也變得更簡單了 - 在填充模式中選擇元素來源并設置排列規則,就能自動將選中的元素按照指定規律填充到目標區域。
最重要的是文字圍繞路徑功能終于內置了,不再需要插件。現在只要用文本工具選中線條,輸入的文字就會自然地沿著線條排列。
另一個替代插件功能是對象復制排列——不僅支持旋轉復制,還能沿直線復制對象。
復制排列的參數是動態的,你可以隨時調整排列方式和數量。
Grid——網格自動布局
之前Figma的自動布局類似前端的Flex布局,是一維布局模型,一次只能處理一個維度(行或列)。你可以將元素排成一行或一列,但無法同時在兩個維度上精準控制。這次新增的Grid布局則是二維布局模型,能同時在行和列兩個維度上對元素進行定位和對齊,非常適合創建復雜的二維網格結構。
Grid布局可以跨越多個網格列或行進行拉伸,不再局限于單個單元格。比如最近流行的蘋果 Bento 布局,用 Grid 布局就能輕松實現。
Grid布局是和前端打通的,因此在Dev Mode前端工程師能直接復制代碼,節約了開發時間。
Buzz——品牌營銷設計工具
在Figma里新增了一個文件類型。使得Figma不在局限于UI設計,把品牌營銷設計也囊括進來了。
Buzz 讓品牌設計師能夠創建和共享品牌資產,團隊成員可以隨時快速調用。其簡單的設計編輯器使營銷人員和其他團隊能輕松創建所需素材,包括社交媒體帖子、數字廣告和活動材料等。
可以看到界面布局和UI設計不一樣,功能都集成在左側的側邊欄,底部工具條放置的工具很少。
設計的自由度不多,有點像Canvas、搞定設計這種基于海量模板進行微調,當然如果你想自由設計,可以先用Figma的Design先設計好,然后再復制過來。
Make——AI生成可交互原型
通過文本描述或現有設計生成高保真可運行原型,讓設計師無需編程即可創建交互式原型,向客戶展示交互細節,縮短設計到開發周期。支持代碼編輯和即時預覽,基于Anthropic的Claude 3.7模型做的。
除了文本,你可以上傳圖片甚至將設計稿中的元素直接復制粘貼到AI聊天里。讓AI更好的理解你的意圖。但暫時還不支持基于指定的設計系統生成UI。
在原型的預覽界面,可以選擇特定的元素,再用提示詞讓AI做針對性修改。
Site——設計稿轉成響應式網站
支持將Figma設計稿一鍵生成帶交互效果的響應式網站,這個功能顯然是針對Framer。
Framer作為UI高保真原型設計工具的先行者,比Figma更早就致力于將UI設計直接轉換為代碼。但在AI出現之前,要生成代碼就必須讓設計稿嚴格遵循圖層、命名和組件規范,設計師最好還要懂一些編程知識。這對追求創意自由的設計師來說實在太過困難。隨著Figma、Sketch等UI設計工具逐漸主導市場,Framer意識到想建站但不懂技術的企業用戶比專業UI設計師更具市場潛力。憑借早期積累的交互設計技術優勢(如動態組件、實時預覽),Framer巧妙地將動畫和狀態管理等功能與網站構建相結合,打造出獨特的競爭優勢。如今,Framer已躋身全球建站工具市場第一梯隊,去年營收更是達到了1.2億美元。
Figma Sites主要特點是能生成針對不同分辨率的響應式網站,可以隨時從Figma Design復制粘貼設計元素。并且提供大量模板和組件加快建站效率。現在還只是生成靜態網站,未來會提供CMS功能,讓網站內容能動態更新。
其他功能更新
在設計畫布和 FigJam 白板中增加了 AI 自動建議功能,如文本建議和內容填充功能;由 ChatGPT 最新圖像生成模型支持的“制作和編輯圖像”功能;FigJam 中的“語調調節器”和背景移除工具等。
通過新的"模板和工具"選項卡,你可以在文件瀏覽器中快速查找組織內部或社區分享的插件、小部件和模板。
總結
從這次發布可以看到,Figma已不再是單純的UI設計工具。
從用戶角度來看,Figma解決了設計師長期面臨的工具割裂問題(如Figma設計→Framer發布→Canva修圖)。通過整合全鏈路工具減少切換,Figma讓公司內所有與設計相關的員工都能在同一平臺上便捷協作。盡管增加了這么多功能,價格仍然沒變。
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次多個新功能都在直接對標現有產品,直接挑戰多個競爭對手:Draw瞄準了Illustrator、Site對標Framer、Buzz直指Canva。Figma顯然志在占領整個設計領域的統治地位。回想去年底監管機構否決了Adobe以200億美元收購Figma的交易,如今看到這些更新,不禁讓人感嘆Figma正逐漸向另一個Adobe轉變。
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當下,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人機之間的關系,也從簡單交互邁向深度協作。想知道如何在這一趨勢下把握體驗設計的新方向嗎?2025 年 10 月將在北京舉辦的 IXDC 國際體驗設計大會聚焦 “人機共生:人工智能時代人機協作新范式” ,作為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盛會,它將匯聚前沿理念與實踐。一起來關注這場盛會,探索人機協作的無限可能。
文章轉載:龍爪槐守望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k0JJhdYJMEZEwi9lTO7XTw
版權聲明:“IXDC”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涉及內容或作品等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給出內容所在的網址并提供相關證明資料,我們會核查后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責任,并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聯系微信:18802086168
聯系電話:18802086168
編排 | 黃春燕
終審 | 蘇 菁
點這里,學習更多設計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