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5月10日,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安徽地區大學組城市展演在合肥圓滿落幕。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工程大學、阜陽師范學院、皖西學院等全省13余所高校的學子齊聚一堂,以英語為媒,講述合肥科創、皖南山水、皖北轉型與皖西紅色文化,展現安徽青年對家鄉文化的深度解讀與創新表達。
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選手及嘉賓合照
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展演現場
青春視角解碼城市基因 多元主題詮釋“文化安徽”
作為全國大學生、高中生參與的公益性文化活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自啟動以來,以“一地一特色”“一校一主題”為脈絡深耕地域文化。在安徽地區,大會以“合肥故事”為核心,輻射皖南、皖北、皖西三大文化片區,形成“科創合肥、水墨皖南、厚重皖北、紅色皖西”四大敘事坐標。
城市展演現場,選手們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
科創賦能城市:從合肥“科里科氣”的城市基因出發,演講涵蓋量子計算突破、智能語音技術助殘、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等前沿議題,展現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
合肥工業大學 范文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馬璇戈
文化傳承創新:徽州民居“四水歸堂”的建筑智慧、包拯廉潔精神的現代詮釋、宏村古韻與生態保護的平衡、中醫藥文化跨洋對話等主題,詮釋傳統文化在當代的活化路徑。
安徽大學 蘇湫琪
安徽中醫藥大學 顏若羽
安徽新華學院 吳慧慧
安徽外國語學院 漆夢飛
鄉村振興實踐:安徽茶產業帶動增收、蒙城撒湯承載的鄉愁記憶、石臺“霧里青”茶以科技賦能出海等案例,勾勒出青年視角下的鄉村振興圖景。
安徽農業大學 闞靜怡
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 黃美
賡續紅色血脈:從歷史文物數字化展陳重現紅軍草鞋丈量的革命征途,到VR技術活化泛黃烈士家書的時代回響,新時代青年向世界講述"軍民魚水情"的當代篇章,讓跨越時空的精神火炬點燃國際聽眾的情感共鳴。
皖西學院 陳嫵媚
皖西學院 王昱雯
政校企聯動賦能文化傳播 公益平臺助力青年成長
活動主辦方介紹,本屆安徽地區覆蓋全省985、211院校及重點高中,通過“校園專場+城市展演”雙輪驅動模式,吸引全省范圍內近萬名學子參與。為提升活動影響力,組委會聯合共青團合肥市委、高校外語學院等,創新采用“線下專場+線上傳播”結合方式,并設立“教育實踐基地”,推動文化傳播與教學實踐深度融合。
共青團合肥市委員會副書記洪欣表示:“青年是文化傳承的生力軍,希望青年朋友們以世界聽得懂的語言、年輕人喜愛的方式,講述既有合肥銳度、更具安徽溫度的當代中國故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圖書館館長樊亞芳說:“當科技與人文交融,青年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動注腳。”
共青團合肥市委員會副書記洪欣致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圖書館館長樊亞芳作分享
從合肥出發,向世界發聲
經過激烈角逐,城市展演優勝選手作為“安徽故事形象代言人”將代表安徽出征全國階段,與來自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選區的選手角逐全國“風采之星”稱號。合肥選區組委會主任、新航道合肥學校校長俞航表示:“這場跨越半年的文化接力,早已不單純是英語能力的比拼,更是青年對家國情懷的集體表達。我們希望通過公益力量,讓更多學子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讓世界聽見安徽聲音、看見中國精彩。”
從巢湖之濱到黃山之巔,從量子實驗室到田間茶園,安徽青年正以英語為筆,書寫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答卷。這場跨越地域、語言與學科的文化盛宴,不僅見證了青年學子的成長,更勾勒出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安徽文化全景圖。
據悉,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由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教育電視臺、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主辦,合肥選區由共青團合肥市委員會、合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由安徽省翻譯協會、安徽省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學會、新航道合肥學校、合肥新航道前程留學公司主辦。自2020年以來,五屆大會累計吸引全球近137萬青少年報名參與。
(本網記者張華 通訊員程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