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刷到的11個跟教培機構運營管理相關的公式,深學邦劉一一忍不住在內心里吐槽了無數遍!
那就繼續趁熱打鐵提醒一下:互聯網上所謂的“公式”“標準”均不可參考!
核心在于你并不清楚它們背后的運營和經營邏輯,以及“公式”“標準”提取出來的相關背景。
還有第二點,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
任何一家機構的老板都不會把機構內部的數據計算公式和數據標準往外透露半點。
畢竟但凡遇到一個懂行的人,或者心里有正確的計算公式的人,只需要簡單的問三兩個數據,就能快速判斷這家機構是虧損還是盈利的。
更有甚者,還能判斷虧損和盈利的具體數額。這就是公式和標準的魅力,也是它們背后所隱含的私密性。
回到話題上來,以這11個公式中的兩個為例:坪效和人均產能。
假如你自己經驗不足的話,就會很容易被繞進去,會認為計算公式是正確的。其實并不然!
拿“坪效”來說,教培機構真正產生坪效的是教室!
如果場地在規劃的時候,教室面積做得大,數量做得少,前臺、休息區、衛生間等配套區域做得多,那機構實際能夠帶來的產能是極小的。
假如這個機構的單間教室都是按容生12人來設計的,而最終實施下來,每個時段來上課的學生只有8人,那就意味著每間教室有30%的損耗。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單純的以“確認收入除以面積”,機構所有教室都滿時段的情況下,也不一定能達到行業平均值!
講到這里也延伸一下,我們很多時候為什么要去提煉公式,要去取標準?
本質上是為了幫助自己的機構建立一套科學的、客觀的、可參照的、能確保落地執行就能走向盈利的經營和運營目標體系!
配套面積過大,教室數量少,教室面積大,都代表著損耗多,坪效低!
只糾結于數字結果,沒有相對應的改善措施,那還不如不知道任何標準。每一個公式,每一個標準,單獨存在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只有放在一整套閉環的投資、經營、運營體系當中才可以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對應的價值。
還是講“坪效”,以圖上的公式來參考,除了給機構帶去焦慮之外,并不能有其他任何正向的引領作用。
現在你知道影響坪效的因素之后,你除了能夠準確的評估場地的產能之外,你還能快速的知道場地在面積、規劃、教室、班型設計上有哪些缺陷是需要去改善的。
你也能清楚且堅定的去推進這些改善措施落地!
畢竟你搞清楚了其中的來龍去脈,你也明白繼續保持會有哪些弊端,要想讓場地實現產能最大化,就必須把這些弊端通通清除掉。
本來還想講“人均產能”,因為篇幅的原因,就不展開了。
結尾處再自夸一下,深學邦之所以能夠讓很多遠在千里之外的機構老板信服和合作?
核心一點就是在于能夠把機構投資、經營和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準確的定性并給到切實可行、中肯客觀的建議。
并且不管是否合作,只要能聽懂并落地這些建議,機構一定能夠在短期之內看到極大的改善!
這就是一個正確的公式與正確的標準帶來的效果。
為什么我一直以來都極其鄙視那些在各種公開場合賣弄公式和標準的人?
是因為錯誤的公式和錯誤的標準帶給機構的可能真就是倒閉關門和傾家蕩產……【內容版權歸屬:深學邦劉一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