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亞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振家居”,603389.SH)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上海亞振投資有限公司的通知,控股股東正在籌劃公司股份協議轉讓事宜,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因控股股東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其于4月22日繼續停牌,并未標明停牌終止日。
值得一說的是,在本次控制權變更消息公布之前,亞振家居的股價出現了明顯異動。4月8日至4月17日,亞振家居股價累計上漲48.61%,并在公告發布前的一個交易日以漲停價收盤。這一異常走勢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與強烈質疑,不少投資者猜測,股份協議轉讓的消息或已提前泄露,甚至懷疑存在內幕交易行為,相關情況亟待進一步核查與澄清。對此,亞振家居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內幕交易的情況并不存在,有關公司業績修復的內容,將于2024年年報中公布。
此次控制權變更背后的緊迫形勢不容忽視。根據相關規定,若控制權變更未能在年報披露前完成,考慮到公司2024年持續虧損的現狀,很可能觸發強制退市機制。這意味著留給亞振家居的時間已十分有限,而這一情況也可能成為收購方在談判中爭取有利條件的重要籌碼。
自上市以來,這家南通海派家居龍頭發展屢屢受挫,到如今退市紅線前的“最后一役”,不免令人唏噓。
紅極一時
亞振家居成立于1992年,專注于海派藝術家居的設計與制作,定位于打造中高端家居品牌。其創始人高偉是海派家具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致力于在挖掘中國家具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弘揚和發展海派家具技藝。
高偉,亞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通如東人。上世紀80年代,高偉在上海吳淞木器廠工作,被海派家具典范水明昌嫡系傳人王章榮大師收為入室弟子,從此開始了他的家居人生。1992年,高偉與妻子戶美云,同十幾位師兄弟一起下海創業,亞振家居正式誕生。
21世紀初,家具行業開始迎來快速發展期。2004年,我國家具制造行業突破千億元大關,自此開啟了行業的高速成長期,2010年后,家具制造行業開始穩步發展。
制作海派家具是一門需要多年實操經驗的技術活,涉及木工、雕刻、油漆、鑲嵌、包飾、組裝等許多工種,掌握核心制作技藝的技師普遍生于50、60年代,為使制作技法不斷傳承和發揚,更好地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亞振家居為此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7月,亞振家居被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認定為“海派家具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作為中國海派藝術家具的領軍企業,亞振家居于1999年率先在上海同行業中通過ISO9001認證,是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單位,曾是2003年上海市唯一一家榮獲“用戶滿意產品”“用戶滿意服務”“用戶滿意企業”的“三滿意”家具企業。
2010年,亞振家具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成為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館合作伙伴,并成為世博會議中心貴賓廳指定家具供應商。2011年,亞振家居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CIID)授予2011年家具類唯一戰略合作伙伴。
可以說,亞振家居曾是中國紅極一時的海派藝術家居的領軍代表。
2016年,亞振家居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高偉、戶美云、高銀楠(高偉戶美云之女)持有公司9成股份。這標志著亞振家居進入全新的時代。
連續虧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上市并沒有讓亞振家居的發展如虎添翼。
2017年,亞振家居實現營業收入5.73億元,同比增長1.91%。但在此之后的7年時間里,公司營業收入持續下滑。
2018年至2020年,亞振家居營業收入分別為4.17億元、3.72億元和3.1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7.18%、10.72%和16.23%。
2020年1月,亞振家居曾試圖以541.62%的溢價率收購勁美智能,并設置了業績對賭,要求其三年共實現凈利潤3.3億元。但同年6月,亞振家居便發布公告終止了此次收購,彼時公司表示,股價與當初開董事會時出現倒掛,若按照既定比例繼續推進,可能存在公司控制權變更的風險。
2021年至2023年,亞振家居營業收入分別為2.76億元、2.37億元和1.9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1.53%、14.16%、16.30%,已連續三年低于3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亞振家居實現營業收入1.52億元,同比增長1.40%;凈利潤虧損5337.31萬元,上年同期虧損7320.96萬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至2023年,亞振家居凈利潤分別虧損6683.49萬元、8928.69萬元、1.29億元,連續三年虧損。
近日,亞振家居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9億到2.2億元,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為1.9億到2.2億元,低于3億元。這也意味著,亞振家居營業收入已連續4年低于3億元。
而在凈利潤方面,亞振家居預計2024年凈利潤虧損9600萬到1.18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9800萬到1.22億元。至此,亞振家居凈利潤已連續4年虧損,累計超過3.8億元。
對于2024年的業績表現,亞振家居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未有實質性提升,毛利率有所下降。雖然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銷售管理費用率仍然過高。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亞振家居銷售費用達4916.30萬元,同比下降22.35%;管理費用達4113.65萬元,同比下降22.63%。亞振家居前三季度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合計達9029.95萬元,約占同期營業收入的59%。
轉型失敗
早年間,得益亞振家居在海派家居風格上的優勢以及家居行業處于快速成長期,公司業績表現良好。然而,在行業整體景氣度持續高漲之際,同行可比公司美克家居、顧家家居、曲美家居在這一階段基本實現了營業收入的階段式成長,而亞振家居則是“保持穩定”。
細究產品上的原因,亞振家居也曾在招股書中說道,公司主要產品為中高檔歐式家具,產品中仍包含了大量復雜的手工雕刻。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家具產品,消費者已經從傳統的實用性追求,轉變為整體性、協調性、環保性和個性化追求,現代風格的家具產品逐漸在市場流行。
為此,亞振家居也開始迎合市場進行轉型,比如,為了應對行業全屋定制發展趨勢,亞振家居開始拓展定制家居業務。但從公司收入變化來看,定制家居并沒有給公司帶來明顯的收入變化。
由于業績持續低迷,亞振家居的上市地位也面臨嚴峻挑戰。在2024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中,亞振家居表示,若公司2024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在2024年年度報告披露后,可能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事實上,這并非亞振家居首次籌劃控制權變更。早在2024年11月18日,亞振家居便曾發布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通知,控股股東正在籌劃公司股份協議轉讓事宜,該事項同樣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然而,僅僅3天后,即2024年11月21日晚間,亞振家居便發布公告宣布,停牌期間控股股東與交易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終止本次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
亞振家居當時解釋稱,此次相關交易方未就本次交易具體方案最終簽署實質性協議,各方對終止本次交易無需承擔違規責任。公司目前各項業務經營情況正常,終止本次控制權變更事項對公司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亞振家居收購方身份、交易對價、重組方案等核心信息仍處迷霧之中,但目前對于亞振家居而言,當務之急是需要在退市倒計時中完成復雜的控制權交割,以求得一線生機。
若亞振家居控制權變更無法年報發布窗口期內完成,則有可能因2024年的繼續虧損而觸發強制退市程序,所以眼下留給亞振家居時間并非充裕,收購方無疑也會據此作為談判桌上拿捏亞振家居的籌碼之一。
亞振家居的控制權變更,本質是與時間賽跑的生死博弈?;仡欉^往重組折戟經歷,此次交易的最終結果,不僅關乎企業存續,也將成為觀察家居行業變革與資本市場生態的重要窗口。
來源:長江商報、IPO日報、財言社、今日家居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