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想在您的見證下向對方償還借款,麻煩您繼續幫我一下。”近日,金昌中院調解室里,當事人李某將手機屏幕轉向法官,屏幕上的轉賬信息在夏日陽光里格外清晰。這場歷時近五年的民間借貸糾紛,在法官的耐心調解下,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王某與李某曾為好友,李某在建筑行業承包工程,2020年,李某為給農民工發放工資,陸續向王某借款30余萬元。借款到期后,王某多次索款無果,訴至法院,要求李某償還借款本息。一審法院判決李某償還王某借款304000元。李某不服提出上訴。
看著兩位曾經的朋友如今劍拔弩張,二審主辦法官意識到,簡單的判決或許能結案,卻難以真正解開雙方的心結。為實質化解糾紛,主辦法官從雙方的共同經歷入手,一邊向李某釋明拒不履行債務的法律后果,一邊勸說王某體諒對方的現實困境。經過三次面對面調解、五次電話溝通,法官提出的“分期履行+司法確認+逾期違約責任”方案終于得到雙方認可。
調解室里,當王某收到李某手機現場轉賬的提示音時,兩人都有些哽咽。王某拿起筆錄紙,工工整整地書寫了收款收據,李某接過收據時主動伸手緊緊握住了王某的手。這場特殊的“付款儀式”結束后,兩位當事人并肩走出法院大門。陽光下,他們的背影漸漸融入人群中,仿佛在訴說:當糾紛遇到耐心的傾聽者,當矛盾遇見智慧的解鈴人,法治的光芒終將照亮每一個細小的角落。
供稿:金昌中院行政庭 江文 編輯:金昌中院研究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