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扇門,解萬般事。綜治中心是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樊城區法院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群眾多元解紛需求,主動參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以綜治中心為前沿陣地,創新探索“綜治+法院”解紛新模式,實現了矛盾糾紛快速分流、高效化解,共同繪就多元解紛新楓景。
功能整合
打造一站式解紛樞紐
2022年,樊城區綜治中心整合16家區直部門、13家專業性調解委員會集中入駐,劃分群眾接待、專業調解、心理咨詢、綜合研判指揮調度四大功能區域,將服務主體由各部門單一運行向跨部門高效協同延伸。
同月,樊城區法院在綜治中心設立法官工作室和科技法庭,“1名員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書記員”的審判訴服團隊在綜治中心落地生根,將服務空間由法院訴服大廳向社會治理中心延伸。入駐后,樊城區法院積極開展委托調解、訴調對接、司法確認、指導調解、簡案速裁等工作,實現簡單糾紛一站式化解,切實讓群眾感受到速度與溫度并存的司法體驗。
聯調聯動
匯聚多方解紛力量
“官司都沒有打,沒想到可以這么快要回貨款!”當事人劉某對著法官和調解員連連道謝。一起欠款長達8年的買賣合同糾紛,在調解員和法官共同努力下,一個小時即調解成功,欠款人現場給付貨款。這是樊城區法院入駐綜治中心后調解成功的首例案件,由此“綜治+法院”多元解紛模式逐漸形成。
此外,樊城區法院借助綜治中心各駐點部門同地辦公的便利性,與各區直單位聯調聯動,及時發現涉群體糾紛問題,共同研究矛盾糾紛化解方案。2023年底,一批700余件的涉眾涉房地產糾紛擬訴至樊城區法院,考慮到案件涉及人數眾多、社會影響較大,樊城區法院與政府部門、物調委三方聯動,以“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方式成功在訴前化解了700余件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從移交申請司法確認相關材料到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用時僅不到兩天,矛盾化解走上快速通道。
雙線提速
跑出司法為民加速度
通過當事人自行申請、法院分流、行政機關和基層治理組織移交等方式將矛盾糾紛分流至綜治中心,中心依據不同糾紛類型委托至各專調委開展調解工作,駐點法官全程指導調解,為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提速增效。對調解成功的案件由法官工作室的駐點法官及時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或民事調解書;對調解失敗的案件,按照速審速結的原則,移步科技法庭就地開庭審理,形成了“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分層解紛體系。
不止于線下提速,樊城區法院還利用“互聯網+調解”模式,在中心搭建“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接入“數字法院應用”系統,打造糾紛在線申請、線上委托、遠程調解、司法確認云端辦理的“一體通調”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網絡化、多元化、便捷化的訴訟服務,實現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一地都不跑”就能化解矛盾糾紛。
今年2月,樊城區法院收到8名勞動者起訴某縫制公司的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立案窗口工作人員審查符合立案條件并依法登記立案后,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向綜治中心工會調解委員會進行線上委托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分期付款方式的調解協議,法官工作室駐點法官當日為其出具調解書,4日使8件糾紛畫上圓滿句號,真正以最低訴訟成本實現了最大解紛效能。
未來,樊城區法院將繼續深耕司法為民理念,依托綜治中心平臺,有效銜接社會各方調解力量,充分發揮法院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職能,不斷完善“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遞進式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切實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職責使命,推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來源:樊城法院張詩伊
編輯:徐倩
審核: 王洪
終審:呂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