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陽 來源 | 頂尖廣告
打開小紅書,仿佛整個內娛都患上了“撕拉片 PTSD”。
鞠婧祎的發絲在撕拉片的柔光里自帶打光師,歐陽娜娜的酒窩被顯影液泡得格外清甜。
就連黃子韜的“黃金右臉” 都在撕拉片的朦朧濾鏡里找回了偶像巔峰。
圖源:小紅書
原來明星們的人生照片不是拍出來的,是靠 300 塊一次的撕拉片 “撕” 出來的。
這場由娛樂圈掀起的“撕拉片文藝復興”,正在把 2008 年就停產的“電子垃圾” 包裝成 2025 年的頂流網紅。
當打工人還在為CCD 相機漲價 400% 叫苦時,撕拉片早已踩著拍立得的肩膀,把復古攝影變成了 “割韭菜新基建”。
在資本的眼里,明星同款的盡頭不是聯名款,而是“拍一張少一張” 的絕版焦慮。
圖源:小紅書網友
你撕的是照片,資本撕的是你銀行卡的安全線。
1947 年,寶麗來創始人蘭德發明撕拉片時,大概想不到這臺需要手動 “撕拉顯影” 的笨重機器,會在 80 年后成為內娛明星的“美貌核武器”。
這種比拍立得更“反人類” 的操作:
拍完得像拆盲盒一樣用力拉出相紙,再像剝蝦殼一樣撕開保護層,顯影過程全靠過期藥水碰運氣。
@心動的屁桃
本該躺在博物館吃灰,卻被資本包裝成“沉浸式復古體驗”。
現在的撕拉片門店比奢侈品專柜還拽,300 元拍一張是起步價,不含精修、不送底片、不保證成片,連修圖師都省了。
圖源:美團
反正顯影失敗叫“藝術感”,色彩失真叫“復古濾鏡”,過期相紙的斑駁痕跡叫“時光的饋贈”。
更絕的是商家深諳饑餓營銷,昨天還是 220 元 / 張,今天就漲到 330 元,理由是“全球只剩 50 萬張庫存”,合著每按一次快門,都是在給“拍照界的 Labubu”吊唁。
二手平臺更是魔幻現場。一盒10 張裝的富士 FP-100C 相紙,從停產前的 70 元炒到 6000 元,漲幅比茅臺還狠。
圖源:閑魚app
有人戲稱:“以前說‘相機窮三代’,現在是‘撕拉片毀一生’,拍三張夠買半臺入門微單,拍五張能付房租。”
建議房東直接收撕拉片當押金,反正都是過期硬通貨。
撕拉片的爆紅,本質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濾鏡騙局”,每層濾鏡都精準踩中消費者的心理盲區:
第一層:明星同款“顏值結界”。
當劉詩詩的清冷感、鞠婧祎的精致度在撕拉片里被無限放大,粉絲們突然頓悟:
原來不是姐姐們的顏變了,是高清鏡頭太誠實!
撕拉片的“天然磨皮” 效果,完美掩蓋了法令紋和毛孔,連金靖的“非正統美貌” 都能被夸有生命力,堪比“美圖秀秀物理外掛”。
于是打工人咬咬牙:300 元買不了吃虧,買得了朋友圈點贊量碾壓。
第二層:“拍一張少一張” 的末日情懷。
“世界上又少了一張撕拉片”, 這句比“鉆石恒久遠”還狠的 slogan,把過期相紙包裝成“時間膠囊”。
圖源:@牛童Tong Niu
資本深諳稀缺即正義,寶麗來2008 年停產、富士 2016 年停產,市面上所有相紙至少過期 5 年,比你前男友的承諾還不可靠,卻被包裝成 “絕版藝術品”。
就像Labubu 盲盒的“隱藏款焦慮”,撕拉片讓每個消費者都覺得自己在參與“拯救老古董”的使命,哪怕顯影失敗拿到一張“鬼片”,也能安慰自己:
至少我見證了歷史,對吧。
第三層:“手工儀式感” 的智商稅包裝。
在這個AI 修圖秒出片的時代,撕拉片的反科技操作成了最大賣點。
手動拉片的工匠精神,顯影時的開盲盒期待,甚至連撕相紙的“刺啦” 聲都被包裝成 “與時光對話的聲音”。
圖源:小紅書網友
就像網紅店的手沖咖啡賣88 元一杯,撕拉片賣的不是照片,是“慢生活體驗券”。
哪怕你剛在工位上被老板罵到狗血淋頭,只要親手撕開一張相紙,就能發朋友圈配文:“在快時代抓住慢瞬間”,然后繼續回去加班。
面對這場明目張膽的“割韭菜”,有人算了筆賬:
假設全球 50 萬張庫存全用來拍人像,夠 25 萬打工人各拍兩張。
但按照目前的漲價速度,拍完這些庫存,打工人的錢包能堆成珠穆朗瑪峰。
更諷刺的是,所謂“絕版” 不過是資本循環炒作的老套路。
十年前就有人喊“撕拉片要絕版”,如今寶麗來都出數碼復刻機了,相紙卻還在 “絕版進行時”,堪比“江南皮革廠倒閉十年還在清倉”。
聰明的消費者早已發現平替密碼,手機下載某圖 APP,亮度 + 18、對比度 - 20、疊加復古撕拉片濾鏡,300 元的大片秒變 3 分鐘 DIY。
圖源:@風尚志雜志
更實在的平替,是與其花300 元賭一張過期相紙,不如把錢砸在健身房,畢竟真實的好皮囊,比任何濾鏡都抗打。
事實上,撕拉片的爆紅,暴露了當代人的兩大焦慮。
一邊害怕被“高清鏡頭” 拆穿生活的狼狽,一邊沉迷 “絕版標簽” 帶來的優越感。
就像中古包、CCD 相機、老唱片,資本總能把過氣的“電子垃圾” 包裝成 “情懷奢侈品”,利用 “失去恐懼” 讓消費者乖乖掏錢。
即使明知買到的是過期商品,也會安慰自己“情懷無價”。
但真正的情懷不該是智商稅的遮羞布。
當商家不保證成片推卸責任,用停產稀缺制造焦慮,用明星同款收割流量,這場撕拉片狂歡早已變味。
下次刷到明星曬撕拉片時,不妨關掉濾鏡看看真相。
明星的美貌是基因buff + 團隊砸錢堆出來的,咱們的錢包卻是自己辛辛苦苦干出來的。
撕拉片撕得開相紙,撕不開資本的套路;顯影液顯得出人像,顯不出消費主義的陷阱,“人生照片”理應由我們自己定義。
最后提醒各位,如果想體驗撕拉片,記得先問商家三個問題:
相紙哪年生產的?過期了嗎?能保證顯影成功嗎?
畢竟,錢包可以為情懷買單,但沒必要為“過期情懷”陪葬。
更多有趣話題 ,盡在【頂尖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