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市民關注的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院區項目,正加快建設。項目規劃住院床位800張。整體工程將于2026年全面竣工,預計2027年投入使用。
門急診每天可接待4800人次
走進項目現場,塔吊牽引著各式建材起起落落。青綠白灰的四色幕墻板,整齊排列在病房樓前,幕墻樣板與病房樓樣板間的施工全面展開。
★首兒所通州院區
坐落于宋莊鎮,總建筑面積達18.64萬平方米。按照800張床位精心規劃建設,門急診每日可接待4800人次。
主要設置醫療綜合樓(門急診樓)、教學科研樓、病房樓、感染樓等7大單體建筑。以醫療綜合樓為核心,呈六星拱日的合圍之狀。
未來,這里將規劃1100個車位,方便更多患者前來就醫。
適小化設計成最大特色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一理念貫穿建設始終。適小化設計與施工,成為該項目最大特色。
未來,孩子們一踏入院區,迎面而來的便是一群憨態可掬的熊貓雕塑群。在院區內,間或分布著斑馬等各種動物雕塑,讓孩子們在就醫時仿佛置身于動物園,充滿舒適感。
在病房區,每層都設有一處兒童之家,預計將提供玩具娛樂以及書籍閱讀等貼心服務。
在門急診樓,同樣設置了多處兒童之家,還配備了部分適小化的衛生潔具等專用設施。
通州院區廣泛采用墻體、窗臺等多種設施的邊角圓弧化設計,就像給冰冷的建筑穿上了一層柔軟的保護衣,避免孩子磕碰到。
此外,在醫院7座建筑的北側,是建筑面積近1.6萬平方米的療愈花園,孩子們可以在這里撒歡。
門急診樓與病房內,也不再是單調的四白落地,而是采用多種配色與裝飾物,讓院區充滿溫情。
不僅如此,門急診樓和病房樓過道還貼心設計了兩層扶手,高度分別為90厘米與70厘米,分別適用于大人與孩子。
一般醫院的窗臺高度為90厘米,而這里只有60厘米,極大保障了孩子們的視野,充分照顧到他們的感受。
考慮到孩子們力氣較小,這里的坡道落差普遍只有30厘米,而通常設計一般在50厘米左右,這對于一些坐輪椅的孩子來說,上坡時更加省力,方便他們無障礙通行。
△效果圖僅供參考
據了解,兒研所通州院區項目在建設中啟用了北京城建企業自研智慧管控平臺。借助這一平臺,配合BIM+技術,實現對 “人、機、料、法、環” 的全流程過程管理,對施工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精準把控。
為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項目后期將有近800名建設者,共同向年底前幕墻封閉封圍、機電安裝和室內裝飾裝修等節點目標發起攻堅沖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