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我國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為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常態化,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近日,防城港法院干警化身“法治老師”,深入校園為學生及家長帶來生動簡潔、干貨滿滿的法治知識小課堂。
01
一場特別的“家長會”
“各位家長大家好,我是一位學生的家長,同時也是上思法院的一名法官,從事刑事審判工作。今天借家長會的契機,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和家長身份與各位家長分享一些預防孩子違法犯罪的體會。”
5月9日下午,上思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上思縣第二中學法治副校長林倡生受邀走進上思縣第二中學家長會,為全校1500余名家長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家長會”。
家長會上,林倡生法官針對學生群體社會經驗少、自我防范意識薄弱等特征,從游戲交易、刷單返利、冒充身份、“飯圈”追星等電信網絡詐騙的幾種常見形式、特點、嚴重危害,以及法律規定等內容入手,為家長們講述了常見詐騙的防范措施及事后補救手段,并結合真實生動的案例,讓家長們了解常見的安全隱患,并懂得如何防范。
法官講得生動,家長們聽得認真,會后,他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家長會很有針對性,很有收獲。近年來,上思法院法治副校長堅持多樣化履職,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工作中不斷拓展思路、創新機制、聚合力量,為未成年人撐起健康成長的法治“藍天”。下一步,上思法院將繼續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的職能作用,不斷豐富宣傳教育形式,持續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增強未成年人的風險防范意識,加強與轄區中小學的聯系,合力構建平安校園,用法治的陽光呵護未成年人茁壯成長。
02
“典”亮青春,法護成長
為切實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營造良好的法治校園氛圍,5月7日,港口區人民法院干警走進防城港市高級中學開展了《民法典》進校園法治宣講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里面的每一條款項都緊密關聯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課堂上,干警結合生動鮮活的案例解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解與青少年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從未成年人民事行為能力的界定,到監護人責任、校園侵權責任的劃分,再到未成年人網絡打賞等熱點問題,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民法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育引導同學們知法、懂法、守法,自覺抵制不良行為,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03
法治“春風”護少年,對欺凌說“不”
近日,港口區法院企沙人民法庭副庭長虞兵兵走進桃源小學,開展“拒絕校園欺凌 守護少年的你”主題普法活動。活動通過法律知識講解、以案釋法、互動問答的形式,為全校兩千多名師生帶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給別人起難聽的外號,是不是校園欺凌?”
“言語羞辱、孤立排擠、網絡惡意傳播同樣構成欺凌!”
活動中,虞兵兵通過展示《哪吒》電影片段和分析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案例,告訴同學們“什么是校園欺凌?”“遇到校園欺凌怎么辦?”“如何防范校園欺凌?”,詳細解析了肢體暴力、語言侮辱、社交排斥等不同形式霸凌行為的法律定性,深入淺出地普及法律知識,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應對校園霸凌,并現場教授自我保護技巧。
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參與,法官還帶領大家共同朗讀了口訣,在朗朗書聲中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育人以法,潤物無聲。防城港法院將立足主責主業,聚焦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不斷豐富普法宣傳形式,筑牢校園法治防線,持續推進法治宣傳教育走深走實,讓法治的種子在未成年人心中茁壯成長。
來源:港口法院、上思法院
編輯:黃舒婷
責編:吳凰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