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威生物產品逐步放量,但3年已累虧超30億。
作者 | 姚悅
編輯丨武麗娟
來源 | 野馬財經
正值邁威生物(688062.SH)沖刺港交所的重要時點,掌舵人卻身陷短線交易風波。
5月9日晚,邁威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大濤,因涉嫌短線交易,被證監會立案。
圖源:公司公告
邁威生物表示,本次事項系對劉大濤個人的調查,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邁威生物于2025年1月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自2017年成立以來尚未盈利,單是登陸科創板三年就虧超30億元,對于邁威生物來說,此次赴港IPO的意義可謂重大。
截至5月12日收盤,邁威生物報17.8元/股,下跌10.96%,總市值71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技術派”掌舵者身陷短線交易風波
現年52歲的劉大濤,是邁威生物的核心人物。2017年,劉大濤與唐春山聯合創立邁威生物;2020年6月至今,劉大濤任公司董事、總經理;2023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長。
在創立邁威生物之前,劉大濤已有超過20年的生物醫藥技術背景。
公開資料顯示,劉大濤在1989年考入吉林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分別于1993年、1996年在該校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2000年7月又獲得沈陽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博士學位。
畢業后,劉大濤進入上海萊士血制品有限公司任研究員,2000年10月又進入上海醫藥集團工作,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任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研發總監、生物藥物研究室主任。
2024年年報顯示,2024年,劉大濤從邁威生物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270.47萬元。另據Wind數據顯示,劉大濤為邁威生物的第三大股東,目前持股1510萬股,持股比例為3.78%。
圖源:罐頭圖庫
當前,這位年薪百萬的“技術派”創始人、掌舵者卻身陷短線交易風波。
短線交易通常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持股5%以上股東等特定主體,在較短時間內(一般指買入后六個月內又賣出,或賣出后六個月內又買入)買賣本公司股票的行為。
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表示,上市公司高管進行短線交易,可能會因其特殊身份和內部信息優勢,制造股價異常波動,使普通投資者難以依據公開信息做出合理投資決策,破壞市場公平公正原則。
不過,袁帥強調,近年來,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高管類似短線交易等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呈現出不斷加強且愈發嚴格、精準的趨勢。
“一旦上市公司高管短線交易被發現,不僅高管個人要面臨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監管部門還強化了對上市公司主體的問責,若因公司治理漏洞導致高管違規短線交易頻發,公司及相關責任人也要承擔相應責任,這種“雙罰制”促使公司加強內部管理,從源頭上防范違規行為發生。”袁帥表示。
邁威生物產品逐步放量,
但上市以來已累虧超30億
當前,邁威生物正面臨不小的挑戰。
邁威生物是一家創新藥企,專注于腫瘤和年齡相關疾病,如免疫、眼科、骨疾病等領域,主要產品為抗體、ADC 藥物和重組蛋白、小分子化學藥等藥物。
2022年1月,得益于注冊制改革以及國家對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的鼓勵政策等,即便當時沒有商業化產品和營業收入的邁威生物,也順利登陸A股科創板。
上市后,邁威生物有君邁康?、邁利舒?及邁衛健?三款產品,分別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以及2024年3月陸續獲批上市,正逐步進入放量期。
值得一提的是,邁威生物與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關聯緊密。邁威生物的首款獲批上市產品君邁康為公司與君實生物合作開發藥品
起初雙方協議約定共同成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但2017年8月之后《中國藥品管理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的發展,MAH只能有一方持有,2024年4月雙方同意君實生物將MAH轉讓給邁威生物。截至2024年12月30日,MAH的轉讓工作仍在進行中且尚未完成。
此外,2023年11月,邁威生物公告任命武海為公司研發總裁,負責邁威生物研究和開發以及全球商務拓展,武海曾是君實生物的創始人之一。
產品的持續放量,推動邁威生物業績增長。2022年、2023年、2024年營收分別為2772.82萬元、1.28億元、2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70.88%、361.03%、56.2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邁威生物自2017年成立至今并未盈利,累計虧損近60億元。其中,登陸A股以來的2022年-2024年,公司凈利潤分別虧損9.55億元、10.53億元和10.44億元,累計虧損超30億元。
圖源:Wind金融終端
進入2025年一季度,邁威生物又面臨營收凈利雙降局面——實現營收0.45億元,同比降低33.7%;凈利潤虧損2.92億元,同比下降41.85%。
邁威生物表示,本期營收下降是由于上年同期相關產品達成了獨家許可協議,而本期未實現授權許可收入,技術服務收入減少較多。凈利潤變動則是由于多項在研品種處于關鍵階段導致公司研發費用金額較高。
研發投入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邁威生物研發費用分別為7.59億元、8.36億元、7.83億元、2.09億元。
尚未盈利,但仍需要持續不菲的研發投入,目前邁威生物很大程度需要求諸于外部資金。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邁威生物的資產負債率已從2022年的24%提升至69.86%。其中,流動負債為17.56億元,包括10.73億元的短期借款;非流動負債為11.72億元,包括9.62億元的長期借款。該期末,邁威生物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11.37億元。
從現金流量表來看,2025年一季度,邁威生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17億元,籌資活動帶來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81億元,這其中包括了6.52億元的借款現金。
邁威生物赴港IPO前路幾何?
“國九條”之下,A股IPO市場遇冷,同時港股上市條件放寬,不少企業都積極搭建起“A+H”的架構,邁威生物也加入了這一隊列,并已于2025年1月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2022年A股上市之際,邁威生物的募集總額為34.77億元,募集凈額為33億元。
邁威生物表示,赴港上市是為滿足公司經營發展的資金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國際化水平。
此外,針對募集資金,邁威生物計劃將用于核心產品9MW2821針對多種適應癥、不同階段臨床試驗的開發;針對具有大量臨床需求的腫瘤及年齡相關疾病的其他管線產品的開發;同時,還將用于商業化及公司一般資金用途等。
值得注意的是,當初在科創板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后,邁威生物的投后估值為60億元。上市之時,邁威生物的發行估值高達139億元,可見公司對自身及市場的期待。
然而,邁威生物于2022年1月18日登陸科創板,發行價為34.8 元/股,上市首日即破發,收盤價為24.5元,跌幅高達29.6%。此后,邁威生物股價整體呈下跌趨勢,長期處于破發。截止5月12日收盤,邁威生物報17.8元/股,幾乎是發行價的一半。
圖源:罐頭圖庫
赴港IPO,邁威生物當務之急便是如何向資本市場傳遞信心的問題。
2023年,邁威生物有邁利舒、君邁康兩款產品實現商業化銷售,當年一季報中,預期兩款產品銷售金額分別不低于1.8億元、2.5億元,合計不低于4.3億元,但2024年邁威生物全年的藥品銷售收入為1.45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邁威生物擁有超10個處于臨床或上市階段的藥物品種,覆蓋腫瘤、眼科、骨科等領域。其中,9MW2821(一種靶向Nectin-4的ADC)是其核心產品。
在全球范圍內,作為9MW2821的競品,安斯泰來制藥集團的維恩妥尤單抗(思復)已于2023年8月獲批用于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和PD-(L)1抑制劑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并于2024年8月獲批在中國上市,搶占了一定的市場先機。另據相關公告,百奧泰(688177.SH)、恒瑞醫藥(600276.SH)、科倫博泰生物—B(06990.HK)、石藥集團(01093.HK)等藥企均有Nectin-4的ADC在研產品。
據廣東時代傳媒有限公司旗下智庫《時代投研》分析認為,可以預見,未來Nectin-4賽道的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此外,在眼科領域、升白藥市場,邁威生物也均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邁威生物與揚子江藥業就兩款新藥達成合作,當時,公司還未上市,該交易也是闖關科創板的看點之一。但2024年2月,該合作也以“合作期內相關藥品的市場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調整”宣告終止。
圖源:罐頭圖庫
目前,邁威生物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出口。
早前,邁威生物曾表示基于BD業務(商務拓展)的本質,不會隨意指引BD的時間,希望投資人更加理智冷靜。而2025年1月,邁威生物回答投資者調研時披露,Nectin-4 ADC項目正迎來對外BD推介的黃金窗口期,其他在研管線也擁有BD機會。
此外,邁威生物也在牽手重慶資本,擬與重慶高新管委會、中新醫藥大健康私募基金等共同投資建設“邁威生物骨健康創新藥項目”,計劃總投資為20億元。其中,公司總投資至少16億元,第一輪以無形資產方式出資10.08億元。
邁威生物也在積極拓寬公司融資渠道。3月31日,邁威生物發布公告稱,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注冊發行規模不超過5億元(含5億元)的定向債務融資工具,以優化債務結構、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財務成本。
當前,邁威生物面臨的情況難言輕松,而且還處于赴港IPO的關鍵時點,董事長卻又陷入短線交易風波。
5月12日,邁威生物回應“界面新聞”稱,該事項目前不影響港股上市計劃。
袁帥表示,從市場信心層面看,董事長作為公司核心決策者與形象代表,其被立案消息一經傳出,會迅速引發投資者對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等方面的擔憂;在監管審核環節,港股市場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合規性有著嚴格且細致的要求,董事長被立案意味著公司在治理或合規方面可能存在潛在問題,監管機構會因此對公司上市申請進行更嚴格、更深入的審查。
“審查時間可能延長,上市進程也會被拖慢,原本計劃好的上市時間表可能被打亂,錯過最佳上市窗口期,影響公司上市的節奏與計劃。”袁帥補充強調。
你認為邁威生物能夠順利赴港上市嗎?歡迎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