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宣布已達成“全面立即停火協議”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高調搶功,將其稱為“美國領導力的勝利”。
面對特朗普的這一姿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反應天差地別。巴基斯坦民眾和政府高層歡迎美國的調停,而印度先是保持了沉默,再是把一腔怒火撒向白宮。
據參考消息等媒體5月12日報道,特朗普看似成功的“社交媒體”外交,在印度引發軒然大波。新德里高層怒斥特朗普“搶功”、“破壞印度的外交尊嚴”,印度總理莫迪則至今沒有回應美國的“停火努力”。
客觀來看,印度官員的憤怒,很大程度上并非針對停火本身,因為印度已經在本輪交鋒中吃了大虧,急切需要停火整頓。印度官員真正不滿的,是特朗普的“高調搶戲”。
在莫迪政府看來,自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以來,印度長期堅持通過雙邊談判解決克什米爾問題,以此彰顯自己“戰略自主”的大國地位。
印度外交秘書在記者會上刻意淡化外國角色,稱停火“由印巴直接協商達成”。然而,特朗普的突然介入打破了印度的節奏,他在印巴尚未正式宣布停火前搶先發布消息,甚至宣稱“美國主導談判”,將印度的“外交成果”歸功于華盛頓。
媒體指出,特朗普的帖子,讓參與秘密談判的印度官員“措手不及”。印度已經輸掉了里子,這種“被代言”的羞辱感,又讓莫迪政府輸掉了面子,使得莫迪政府難以給十多億印度民眾一個交代。
除此以外,特朗普將印巴視為平等的國家,這讓印度極為不滿。印度宣稱“自己的GDP是巴基斯坦的10倍,軍費開支超巴基斯坦6倍”。特朗普的調停框架卻將兩國置于對等地位,間接承認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合法性,這直接沖擊了印度的領土主張。
更令印度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提議“在中立地點舉行后續會談”,暗示第三方或許會介入,為國際勢力干預克什米爾問題打開缺口,這侵犯了印度“南亞霸主”的地位。
事實上,莫迪政府所有的憤怒歸根到底,就是印度此次輸得太慘。美國一點面子和好處都不給印度留,讓莫迪政府無法給民眾一個交代。
如今,莫迪政府試圖轉移矛盾,掩蓋沖突事實,強調印軍“戰果”,給自己強行挽尊。在停火一事上,莫迪政府恐怕并沒有多少誠意。按照預測,莫迪政府可能會尋找機會偷襲巴基斯坦,占到便宜才肯罷休。
這其中最突出的一個證據為,印度拒絕恢復《印度河水條約》,直接威脅巴基斯坦經濟命脈,這使得印巴后續沖突的可能性直線上升。
可以說,特朗普的功利性介入,已經刺激到了印度,激化了印巴深層矛盾,無法給南亞帶來真正的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特別感謝中國,稱我國是“關鍵時刻最可靠的伙伴”,暗示中方在幕后斡旋,這與美國高調邀功形成微妙對比。特朗普滿世界搶功勞,最后只會落得一地雞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