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5年,中央軍委決定,按照各位同志在革命戰爭時期立下的功勞給所有人評定軍銜,這個時候,一名叫陳奇涵的同志獲得了一項特殊的權利——自己申報軍銜。
陳奇涵
陳奇涵是一名老紅軍,按照組織上的規定,他的資歷完全可以評上將但他卻在申報的文件上寫下了“中將”的字樣。
多年以后,依然有不少后人和歷史學家對陳奇涵將軍的這段往事津津樂道,他的經歷也令許多人嘖嘖稱奇。
那么,陳奇涵將軍的人生究竟有著哪些精彩的瞬間呢?軍委,最后又給陳奇涵將軍授了什么軍銜呢?這一切,還要從陳奇涵的青年時代開始說起。
脫下皮鞋穿草鞋
1897年,陳奇涵出生在江西省興國縣的壩南村,靠著聰明的頭腦,陳奇涵不僅考上了中國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云南講武堂,甚至還在張治中將軍的引薦下進入了黃埔軍校。
當陳奇涵在廣州參加學習的時候,他第一次認識了毛主席,當時的毛主席還在廣州農民講習所負責傳播革命思想。
陳奇涵在聆聽了幾次毛主席主講的課程以后便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產生了由衷地認同和贊許。
1925年,陳奇涵經過陳賡和許繼慎的推薦正式宣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然而,陳奇涵馬上就迎來了一場考驗。
1925年5月,蔣介石以整理黨務為名開始大肆排除異己,老蔣向所有的國民黨工作人員下達通牒:
如果有人同時加入了國民黨和共產黨,他們必須選擇退出其中的一個黨派。
當時,陳奇涵在國民黨內部享受的待遇是相當不錯的,如果他能夠乘這個機會加入國民黨的隊伍,將來迎接他的必然是高官厚祿的待遇。
而且,蔣介石作出這一番整理黨務的行動已經充分釋放出了一個信號:將來國民黨必然會在各種層面上打擊和排擠共產黨,如果誰選擇了共產黨也必然會遭到國民黨的報復。
但即便是這樣,陳奇涵還是決定加入了共產黨,他不僅公開聲明退出國民黨,還辭掉了自己黃埔軍校內部擔任的軍事教官職務。
從此以后,陳奇涵主動脫掉皮鞋,穿上草鞋跟著自己的幾個老鄉一起回到江西老家做起了共產主義的宣傳工作。
幾年的時間下來,他不僅將革命的火種播撒到了江西各地的農村,甚至還公開在南昌辦起了報紙用最為犀利的語言批判蔣介石和當時的國民黨政府。
即便是后來蔣介石背叛革命在全國各地制造“白色恐怖”的氛圍時,陳奇涵和他身邊的同志們也沒有表現出對敵人的一丁點畏懼。
1927年春天,蔣介石曾經向身處江西的陳奇涵發出過任職邀請,只要陳奇涵愿意為國民黨服務,老蔣馬上就可以將他任命為侍從室主任。
這個職務離蔣介石本人幾乎是近在咫尺,以后的仕途必然是一帆風順,許多想要當官的國民黨官員對此皆是虛妄求而不得,但陳奇涵卻稱病推掉了蔣介石的邀請。
與此同時,他卻接受了朱德的邀請主動前往南昌擔任職務,正因如此,后來陳奇涵也就成為了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當八一南昌起義的槍聲打響之后,駐扎在周邊的國民黨部隊幾乎瞬間朝南昌聚攏了過來,這個時候,陳奇涵主動擔負起了掩護眾人撤退的任務。
此后,陳奇涵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在起義失敗以后四處游說成功擴大了革命的隊伍。
就這樣,等到了井岡山會師的時候,陳奇涵已經成為了根據地里的重要人物了。
毛主席身邊的“愛將”
在上了井岡山之后,陳奇涵成為了毛主席最喜歡的一位紅軍指戰員,事實證明,陳奇涵也對得起毛主席對自己的這一份信任。
民國時期的江西一帶經常會有一些嘯聚山林的好漢,他們雖然作風十分彪悍,但本質上仍然是一些被國民黨政府和反動地主階級壓迫的普通人。
陳奇涵在發現了這一特點之后,便多次親自去做這些人的工作,在陳奇涵的影響下,不少人都對共產主義革命產生了同情的心理,甚至直接加入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
當時,江西一帶有一個叫洪家三點會的幫會組織,陳奇涵便讓一些同志打入其內部,向其宣傳“三點無共不成洪”的革命理念。
后來,這支由綠林好漢組成的人馬全部加入到了紅軍的隊伍中,被改編成了江西紅軍第二、第四團。
甚至等到1929年紅軍從井岡山撤退的時候,陳奇涵都已經為大家事先準備好了落腳點,看到陳奇涵所做出的貢獻,毛主席將其評價為“江西農民是運動的一面旗幟”。
陳奇涵除了在宣傳戰線上是一把好手之外,他還是一個極其有原則的干部,在任何時候他都不會忘記團結所有能夠團結的力量來發展革命的事業。
1930年,陳奇涵被調任到了紅軍軍官學校三分校擔任教育長的職務,當時陳奇涵就發現一些紅軍戰士在反“圍剿”的過程當中對待富農的態度十分粗魯。
后來,這件事情被遠在福建龍巖的毛主席得知,主席并給陳奇涵專門捎去了一封親筆信。
在信中,毛主席苦口婆心地對陳奇涵教育道:
“你們不要無條件地反富農,不要集中目標攻擊富農,要注意對富農的政策。”
在接到了毛主席的信件之后,陳奇涵果然改變了大家在土地革命過程當中所采取的策略。
在此之后,紅軍在根據地里又贏得了大批民眾的支持,陳奇涵能將這個任務完成得如此出色,足見毛主席沒有看錯人。
1934年8月的一天陳奇涵陪同毛主席一起前往江西省長勝縣視察工作。
當地的工作人員一看是毛主席來了,便不好意思地笑道:
“主席,你們進村來怎么也不跟我們打個招呼啊!我們也好準備準備呀。”
誰知,毛主席卻似乎早就已經看穿了一切,他也笑了笑對前來迎接自己的干部說道:
“為什么要事先打招呼呢?我下來了你們一定是知道的,現在有的干部下鄉,生怕別人不知道,這種作風不好啊!”
當天晚上,毛主席在陳奇涵被安排住在了當地的一所舊祠堂內,當地的幾名干部非要給毛主席他們安排一頓豐盛的晚飯,但這個要求卻被陳奇涵和毛主席拒絕了。
我們只是吃了一碗山芋粥、幾個紅薯,外加一些蘿卜干。
第二天,毛主席和同志們因為有急事需要緊急趕往瑞金的中央政府,但大家走到半路才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毛主席昨天沒有給地方上的同志交伙食費。
由于大家都已經走到了半道上,很多人都讓毛主席繼續趕路。
畢竟,地方上的同志們總不會因為一頓飯就對毛主席產生看法,但毛主席自己和同行的陳奇涵卻堅持要繳納這筆伙食費。
因為在他們看來,一行人在抵達長勝縣之后所有的吃穿用度全部都是花的公家的錢,既然如此,那么他們就必須要按照蘇區的規章制度向公家繳費。
在幾人爭執了一會兒之后,陳奇涵主動說道:
“主席,這件事情還是交給我去辦吧,你們先趕路吧,你們的事情要緊。”
毛主席在聽了陳奇涵的話后,欣慰地看了他一眼說道:
“老陳,這件事情你一定要辦好啊!我們大家都是領導干部,在執行制度的時候也要格外嚴格!”
隨后,陳奇涵果然替毛主席轉交了前一晚的伙食費和住宿費,而且,當地也按照蘇區的規章制度對這筆費用進行了登記。
時至今日,當年用來登記的賬冊已經成為了革命文物,當人們前往江西瑞金中央革命紀念館時依然能夠看到這件文物。
這件文物不僅向人們展示著老一輩革命家大公無私的精神,也足以說明毛主席在革命歷程當中對陳奇涵這位同志的重視和信任。
抗戰時期,華北的日軍迅速便占領了山西的太原地區,從此以后,他們便多次以太原等地為基地轟炸延安等革命根據地,這個時候,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再次想起了陳奇涵。
日軍轟炸
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陳奇涵都堅持在陜甘寧邊區負責保衛任務,在負責保衛延安的同時,還帶領著同志們不斷地開發生產條件,清剿附近的土匪和賊寇。
到了抗戰結束的時候,延安已經呈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不僅是延安軍民團結一致建設家園的結果,也與陳奇涵的謀劃與領導有著分不開的關系。
到了1955年全軍進行大授銜的時候,像陳奇涵這樣從井岡山時期一路走來的老紅軍已經不多了。
為了表彰陳奇涵對革命和民族做出的貢獻,中央軍委決定讓陳紫函自己申報軍銜。
陳奇涵拒絕當“上將”
當時,中央軍委為將校評級定下了一套基本的規則,所有被評為上將的同志都必須在紅軍時期創建過獨立的根據地或是擔任過一級的軍事主官或政委。
1955年授銜儀式
按照陳奇涵的革命資歷來看,他完全可以評得上上將的軍銜,因為這三個條件他都是滿足的,但陳奇涵卻在給中央軍委上交的申報文件當中填上了中將的字樣。
在詳細說明那一欄中,陳奇涵動情地寫道:“對我來說,個人職務和地位的高低是一個非常微小的問題。”
當時有很多參加過革命的老同志因為對自己的軍銜評定不夠滿意還在私下里發過牢騷,陳紫函卻主動請求讓軍委的同志們給自己“降級”,其內心的高風亮節由此也可見一斑。
不過,在看到陳奇涵遞交的申請文件之后,軍委的同志們幾乎都被他的坦誠和謙虛給打動了。
他們知道陳奇涵的內心并不看重軍銜和功勞,但給陳奇涵評定的軍銜其實也是黨和軍隊對他的一種態度。
所以,在經過慎重考慮和謹慎地研究之后,人們還是決定授予陳奇涵上將的軍銜。
即便是在成為上將之后,陳奇涵依然表現得較為低調,他也幾乎從來不在別人的面前夸耀功勛。
事實上,陳奇涵不僅是我們黨早期一位重要的軍事指戰員,他還是解放軍內部大名鼎鼎的“軍事大法官”。
由于陳奇涵做事非常講原則,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組織上特意安排他擔任了軍事法庭的大法官,正是在陳奇涵的不斷研究和努力之下,人民解放軍也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軍法制度。
他不僅主動制定了一系列的軍事法規,甚至還主持了后來沈陽、太原等地對一大批在押日本戰犯的審判工作。
正因如此,陳奇涵也被后來的很多人親切地稱為解放軍部隊當中唯一的一個“軍法上將”。
后來,陳奇涵的身體也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患上了非常嚴重的疾病,這個時候,即便陳奇涵的意志力再堅強,他也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了。
最終,陳奇涵不得已選擇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從此以后,他便開始專心讀書,整理許多與革命歷史相關的資料,即便是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要用自己的方式繼續發光發熱。
陳奇涵將軍晚年留下的一大堆歷史資料和口述筆記,都已經成為了今天人們研究紅軍和中央蘇區時期歷史的重要參考,他的工作所產生的意義是根本無法用金錢和物質來衡量的。
1981年6月19日,陳奇涵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在他去世之后,許多尚在人世的老同志都親自趕去看望陳奇涵的家人,對于他們來說,陳奇涵不僅是戰友,更是榜樣!
陳奇涵的一生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一生,當初,他不止一次擁有可以選擇擁抱財富和地位的機會,但陳奇涵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擁抱了自己炙熱的革命理想。
在面對黨和人民對他的肯定時,陳其涵依然表現得不驕不躁、淡泊名利,對于他來說,能夠親眼見證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這已經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也許,陳奇涵將軍并不是人民解放軍中戰功最為顯赫的那一員虎將,但他對人民解放軍和民族解放事業所做出的貢獻依舊不比任何人遜色。
當人民解放軍邁著雄壯的步伐走過天安門廣場時,人們不約而同唱起的嘹亮軍歌便是對陳奇涵將軍和無數革命先輩最好的緬懷與紀念!
參考文獻:
1.陳奇涵的初心和風范 黨史文苑2020 04
2.陳奇涵:共和國迄今唯一一位軍法上將人民法院報 2021 07 01
3.開國將軍風采(九)——興國籍將軍陳奇涵 當代江西2010 09
4.毛澤東照章交費 贛南日報2021 07 01
5.今日頭條:祖國網《蔣介石曾給他寫信賜官,被他婉言謝絕,建國后成開國上將》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04175518125654531/?channel=&source=search_ta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