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季
The Artist
2017年本科畢業于美國華盛頓大學,2019年獲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學位,黃季的創作致力于探索玻璃與多種媒介之間的對話。他的作品曾榮獲李賓斯基獎和意大利威尼斯玻璃周的邦瀚斯獎,并被多個國際重要藝術機構收藏。
被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永久收藏的“犀皮琉璃”系列之銅口犀皮琉璃罍
2019年,憑借突破性的創意與技藝,黃季創作的一件銅口犀皮琉璃罍被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永久收藏。在這件作品所屬的“犀皮琉璃”系列里,他對玻璃這種材質進行了極致的“演繹”。這個系列的玻璃器物材質通透,表面卻有高低起伏、色如大漆的紋理,整體觸感光滑如緞,視覺上卻又有著豐富的層次感——這就是以“犀皮”起名的原因。
“犀皮琉璃”系列的光影效果
黃季說,自己是受到傳統漆器紋理制作方法所啟發。先通過在器物胚體表面制作高低起伏的紋理,然后逐層疊加漆料,最后通過打磨還原平面。他意識到,這種工藝在玻璃領域從未出現過,因此開始嘗試將這種技術轉化并應用到自己的創作中。
“犀皮琉璃”系列的制作
經歷吹制、套色、磨現、拋光等繁瑣的工藝過程
數十道工序,從構思到成形,每一步都充滿變數。使用蠟模制作胚胎,打捻,建構耐火模具,失蠟,高溫玻璃套色,塑形,吹制,退火,模具分離,打磨和拋光……每個環節都是門“技術活”,尤其是打捻階段需要極高的精準度,為最后美輪美奐的效果打好基礎。
最后退火以后,還要進行精細的打磨,“既要掌握分寸,為顯現最美的紋理,又不能將玻璃壁磨穿”;而“拋光階段同樣關鍵,稍有心急就會摩擦產生過多熱量,導致玻璃內部產生應力而破碎”。可以說,每件作品的完成都是數百個小時兢兢業業的結果。
“玻璃凳”系列及細節
“每一次的失敗都證明我在挑戰玻璃材料的極限。”“犀皮琉璃”系列的繁瑣,讓黃季沉浸于材料層面的探索,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這些年,他對玻璃又有了更深的精神層面的理解。在“玻璃凳”系列的制作過程中,他開始一反此前對材料的極致控制,而是讓玻璃通過重力自然流動,形成凳子的腿和表面,呈現出一種類似兩攤水相互融合的狀態。
“玻璃家具系列是全球最大的手工熱塑玻璃單體作品之一,既是對玻璃材料可能性邊界的探索,也是我未來創作的設計 DNA 庫?!秉S季目前正在構思一件更有野心的大型作品,計劃將創作規模和復雜性再次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黃季的作品在上海匚Fāng畫廊
“再啟蒙”藝術群展中亮相
制作團隊將從之前的 4人擴大到 15 人,每個人控制一個熔融狀態的玻璃部件,在高溫下同時工作,最終通過團隊的默契協作使所有部件融合成一件完整的藝術品,對黃季來說,完美的玻璃作品不單單只是一個物件,而是當代工匠世代積累的“材料智慧”,通過團隊合作產出的結果。“這個系列里,人和材料融為一體?!?/strong>
“再啟蒙”展覽現場,
黃季帶來了作品《滿月升起》
這件由400多個手工熔制玻璃字母組成的
裝置作品總重量超過半噸
當然,人與玻璃的關系不僅發生在制作過程中,同樣發生在作品完成之后。近日在上海匚Fāng畫廊“再啟蒙”藝術群展中,黃季帶來了另一件代表作《滿月升起》。地面上的透明字母看似輕盈,實則每個重量在半公斤至一公斤之間,構成了一個在光影中若隱若現、逐漸瓦解的透明詩句。作品引用自保羅·鮑爾斯小說中的片段,圍繞存在、記憶與消逝展開。
“也許玻璃不是媒介,而是語言本身。我常在想,觀眾是否能通過觀看、行走甚至身體的感知,體會到材料的重量與脆弱。當人們誤以為這些字母是塑料時,他們可能匆匆走過;而當他們意識到那是真正的玻璃,他們往往會放慢腳步,甚至開始認真讀起字句。這種感知的錯位與喚醒,是《滿月升起》最核心的部分?!彼f。
黃季的家位于上海市郊,兼著半個工作室的職能,他在這里設計、思考、打草稿。偌大的空間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廚房油煙機上隨意貼著的金箔——生于陜西的黃季喜歡爆炒、做面食,對他而言,烹飪與玻璃創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廚房,掌勺人需要對每一道菜品的食材了然于胸才能做出完美的菜肴,玻璃藝術創作同樣需要尊重材料本身的特性。
“廚房就像我的熔爐,火焰的舞動與材料的變化都令人著迷?!秉S季深諳此道,“做飯和創作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精心的儀式,烹、煮、炸、蒸,或鑄造、吹制、冷加工……烹飪的魅力在于快速反饋,當天就能品嘗到成果,而藝術創作則需要更多前期研究和耐心等待。”
《太湖石大碗 》將太湖石的造型重新演繹
結合了西方傳統手工玻璃吹制與鑄造工藝
同時加入了三維掃描、參數化設計以及三維打印
是一件融合古今中外的作品
但無論是烹飪還是玻璃藝術,核心都是對工藝的尊重和對材料的理解。他或許把玻璃視為有生命的個體,讓它“自行其是”而非強行塑造,也就是這樣,玻璃才呈現出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
展覽信息
再啟蒙
時間:2025年3月22日-6月8日
地點:上海黃浦區望達路9號B3-A幢,
匚Fāng畫廊
文|陳元、王一帆 Cooper
編輯|徐露梅
設計丨孔鈞達、王一帆 Cooper
圖片提供|黃季、上海匚Fāng畫廊
黃季的作品是否顛覆了你對玻璃的想象?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會“魔法”的歐托尼耶來了!巨型玻璃項鏈,只有這里能“戴”它
在海邊的美術館,這群阿姨發起了一場編織革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