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援引法新社報道,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從根本上來說不關美國的事”,同時主張“緩和局勢”。萬斯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采訪時說:“我們能做的就是鼓勵它們緩和局勢,但我們不會卷入一場從根本上說與我們不相關的戰爭。”
目前,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關系進一步惡化,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對抗持續升級。印度官員指責巴基斯坦向印度境內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基地發射導彈和無人機,但巴基斯坦方面對此予以否認。不過,巴軍方此前曾表示,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巴方擊斃了40至50名印度士兵,并擊落了20多架印度無人機。與此同時,印度軍方證實,已對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統實施打擊。
萬斯(資料圖)
印度是美國的重要伙伴,而巴基斯坦也仍是美國的盟友,盡管在2021年美國從鄰國阿富汗撤軍后,巴基斯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分析人士和一些美國前官員都認為,美國已經介入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以實現外交目標,這可能導致其在印巴緊張局勢初期采取放任姿態,不會向他們施加太多直接壓力。在這兩個擁核鄰國發生重大沖突的第二天,巴基斯坦和印度相互指責對方發動無人機攻擊,巴基斯坦國防部長稱進一步的報復“越來越確定”。兩天的沖突已導致近四十人死亡。
路透社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被視為美國“盟友”,但近年來美國在印巴地區的戰略重心已經偏移。如今,印度仍是華盛頓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重要合作伙伴”,而自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與巴基斯坦結束“反恐合作”以來,美國對巴基斯坦的影響力已經大為減弱。 “毫無疑問,近年來美國的立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認為,美國預期巴基斯坦會進行報復。美方希望的是,到時雙方能(在完成反擊后)都挽回面子,各自找到臺階。”
莫迪(資料圖)
沖突初期,美國副總統萬斯曾公開表態,稱印巴沖突“根本上不關我們的事”,強調美國既無法控制局勢,也不會介入戰爭。這種“置身事外”的立場,與特朗普在停火協議宣布后迫不及待通過社交媒體宣稱“在美國斡旋下達成”的邀功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然而,印度政府的直接否認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兩國停火協議早在特朗普發表言論前數月已通過秘密渠道推進,且談判全程由印度與巴基斯坦直接對接,美國既未參與斡旋,也未提供實質性幫助。
中國穩坐釣魚臺,就要看看誰敢跟這件事,中國都拿著小本本在記!也準備著自己到底該如何處理。其實,中國現在非常超然,中國可以用實際行動充分保障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但在政治上一直會是超然角色,會扮演調停者角色,而不是參與者角色,中國永遠會給印度留一線,也就是說印度后退的時候中國給留著臺階,原因就是中國深知,美國才是中國的心腹大患,真正能對中國產生戰略性威脅的就是美國,所以中國需要真正防備的是美國而非印度。
印度(資料圖)
不過作為印巴兩國的鄰居,我國不能放任雙方這樣亂來。一方面是為了地區和平穩定,俄烏沖突血淋淋的教訓還未結束,印巴兩國還都是擁核國家,又分屬兩個陣營,繼續打下去又是一場波及全球的巨大災難;另一方面,美國對印度完全是放任態度,莫迪挑起戰爭甚至是特朗普政府默許的,在中美關稅戰僵持的背景下,邊境生亂就會牽動中國精力,也會造成中國國家安全和地緣局勢都有負面影響。對此,中國外長就分別致電印巴雙方官員,表明中國的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