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家應急廣播
5月11日
長沙至昆明的東航MU5828航班上
一名乘客擅自打開安全出口
引發關注
沖上社交平臺熱搜第一
社交平臺截圖
飛機安全出口被打開
涉事乘客被警方帶走
此事發生于飛機落地后,從一段客艙內拍攝的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位于客艙中部的安全門(應急艙門)被打開。
視頻來源:新京報
據乘客劉女士回憶:“飛機落地后停了一會兒還沒有開門下客,空姐突然說有乘客打開了安全出口。”她表示,事發后機組人員很快進行了處置。
航班落地后大家在機艙內等待了大約20分鐘,隨后便獲準下機,現場秩序總體平穩。乘客劉女士透露,打開應急艙門的是一名年輕男子,在飛機完全停穩后,未經許可擅自拉開了安全出口 。
圖源:南方日報
東航公司客服表示,事發當日涉事男子已被警方帶走。機場派出所表示,相關情況正在核實處理中。
網友評論:不理解咋想的?
社交平臺截圖
擅開應急艙門
觸碰法律紅線 威脅公共安全
民航客機上的應急艙門,主要用于遇到緊急事故時幫助乘客逃生 。
圖源:中國國航
擅自打開應急艙門,將付出相應代價:
《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中明確規定禁止盜竊、故意損壞或者擅自移動救生物品和設備。
《公共航空旅客運輸飛行中安全保衛工作規則》明確,強行打開應急艙門屬于航空器上的擾亂行為。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盜竊、損壞、擅自移動使用中的航空設施,或者強行進入航空器駕駛艙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強拉艙門放出救生梯 行拘12日
2024年3月30日,一班從北京飛往廈門的航班剛停靠機位后,乘客張某將緊急出口手柄拉下,放出救生滑梯,事后稱誤以為應急出口是機艙出口。張某被公安機關依法處以行政拘留十二日的處罰。
嫌悶打開應急艙門行拘10日
2021年,一旅客在昆明機場乘坐客運航班,因嫌客艙悶熱,竟將臨近起飛的航班應急艙門打開,導致飛機無法正常起飛。云南機場公安對其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別因一扇“門”擾亂航空秩序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安全保衛系講師劉曉非表示,如果在飛機起飛前打開應急艙門,飛機將無法起飛,因為飛機不可能在打開艙門的情況下飛行,乘客無法承受低溫和氣流沖擊。同時,打開應急艙門往往會放出救生滑梯,滑梯被打開一次就可能消耗至少10萬元人民幣的成本,還不算飛機停運帶來的經濟損失。
如果飛機降落后旅客擅自打開應急艙門,修復工作可能會導致后續航班的延誤,擾亂航空秩序。
一旦擅自打開應急艙門,輕則造成航班延誤,釋放應急滑梯,人員跌落受傷;重則損壞航空設備,危害飛行安全。
雖然,前文中男子擅自打開飛機應急艙門的事件未造成嚴重后果,但暴露了部分人公共空間規則意識的淡薄和對公共安全風險的漠視。這種行為極有可能導致非常危險的后果,對飛行安全和公共安全構成威脅。
管住自己的手
切勿擅開應急艙門!
旅客在值機時,工作人員會安排符合條件的人坐在安全出口位置,一般是15歲以上65歲以下身強力壯的人。
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坐在飛機安全出口位置的旅客,在享受更大座椅空間的便利時,也要承擔相應的安全責任和義務。
1.非緊急情況下嚴禁觸碰安全艙門及滑梯操作裝置。
2.緊急情況下,根據機組人員指令,準確識別并操作應急出口開啟裝置,并協助機組引導旅客有序撤離。
乘坐飛機時
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飛行全程系緊安全帶
空中的強氣流很難預測,即使在晴天也會發生,這時如果沒有系緊安全帶,人就會因強烈的顛簸跌倒,并有可能撞上機艙壁、天花板造成重傷。
離開座位時抓緊扶手
如果在去衛生間的途中遇到氣流感覺顛簸,又沒有安全帶保護,要趕緊蹲下,抓緊附近座位的扶手,以防摔倒。
客艙內禁止的行為
不可隨意更換座位,這會影響飛機的平衡給飛行安全帶來隱患。
在飛行過程中,禁止擅自進入駕駛艙。
不可酗酒、尋釁滋事、搶占座位、行李艙(架)。
2024年3月18日,ZH8383次航班上,一醉酒乘客強占座位造成航班延誤約30分鐘,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十日。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公共交通安全
關系萬千性命
只有我們每個人
都敬畏規則、遵守秩序
才能在公共空間
構筑起守護文明與安全的
有力屏障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綜合南方日報、央視新聞、央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