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絡直播間的燈光亮起,話術與特效交織成網,不少老年人正不知不覺踏入騙子們精心設計的“數字陷阱”。近年來,網絡直播間“坑老”事件頻發,從高價保健品到虛假收藏品,老年人的養老錢在一聲聲“家人們”的甜膩呼喚中化為烏有,令人痛心疾首。
老年人之所以成為直播間的“目標群體”,背后有著深層原因。隨著社會發展,子女因工作忙碌等原因陪伴老人的時間減少,老人精神世界相對空虛,而直播間里主播熱情的招呼、“家人式”的關懷,恰好填補了他們情感上的空缺。同時,老年人對新興網絡消費模式認知有限,難以辨別復雜的營銷套路,加上部分人渴望通過購買產品改善健康、實現財富增值,這些心理弱點被不法分子利用,使其在直播間的“甜蜜攻勢”下逐漸喪失警惕。
網絡直播間“坑老”的危害不容小覷。經濟損失直接威脅老人的生活保障,一些老人不僅花光積蓄,甚至背負債務,晚年生活陷入困境;精神層面,被騙后的自責、悔恨、焦慮等情緒,嚴重影響老人的心理健康,導致他們對社會信任度降低。此外,這種亂象也破壞了網絡消費環境的健康發展,擾亂市場秩序,損害社會誠信根基。
要破解網絡直播間“坑老”困局,需多方共同努力。家庭作為老人的避風港,子女應主動承擔起陪伴和引導的責任,多與老人交流,了解他們的精神需求,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提高防騙意識。社區和社會組織可發揮貼近老人的優勢,定期開展防詐騙知識講座、網絡安全培訓等活動,通過真實案例講解,增強老人對網絡陷阱的識別能力,同時,為老人提供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充實其精神生活。
平臺作為網絡直播的運營主體,要強化審核機制,對涉老直播內容嚴格把關,對主播資質、產品質量進行全面審查;建立智能監測系統,及時發現異常直播行為,對違規賬號嚴肅處理。監管部門則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平臺、商家、主播的責任,加大對“坑老”行為的懲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加強部門間的協同合作,形成監管合力,凈化網絡直播環境。
數字時代的便利不應成為老人的“數字枷鎖”,網絡直播間的“坑老”亂象必須得到遏制。唯有家庭、社區、平臺和監管部門形成合力,為老人撐起一把堅固的“防護傘”,才能讓他們在網絡世界中安全遨游,安享幸福晚年。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