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自平頂山的患者提到“忌口”的問題,突然問,“為什么不能吃無鱗魚?”
袁希福老中醫(yī)解釋道:“無鱗魚大多營養(yǎng)豐富,但是一般偏寒性,而癌癥患者大多屬于寒性體質(zhì),不適合吃。”另外,在過往接觸的病人中有不少提到吃無鱗魚身體不適,像洛陽有個淋巴瘤患者,女兒在大連工作,早前專門到那邊住了一個多月看孩子,那一陣子一直都在吃海魚——無鱗魚,結(jié)果復(fù)發(fā)了,來復(fù)診的時候戴個墨鏡,眼睛腫脹如燈泡一樣。正是有很多病友的反饋,慢慢我們就不建議腫瘤患者吃無鱗魚。
“忌口”,各有各的說法,但是我們提出的忌口——“無鱗魚、雞肉、豬頭肉、螃蟹、蝦、海鮮類等”,普遍是從實踐中來的,通過不斷完善整理出來的。因此,袁希福老中醫(yī)還是主張“忌口”的。
如何把握“忌口”的原則?
袁希福老中醫(yī)特別強調(diào): “喜者為不足,惡者為有余”,腫瘤患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有時候也不一定記得清,那怎么辦呢?胃以喜為補,食物吃下去你愛吃,腸胃也不會感到不適,胃脹、難受什么癥狀都沒有,那代表“胃喜”,說明身體需要,就可以吃。相反,吃下去不舒服,就少吃,還不舒服,就不吃。
很多時候,家屬為了病人康復(fù)就喜歡“食補”,專門做一些鴿子湯、海參、蝦蟹之類的滋補一下。其實,這些食物往往是腸胃過往不常吃的東西,猛地一吃雖然營養(yǎng)高,但是未必能適應(yīng),能吸收,所以其補益效果甚至還不如幾個雞蛋。因此,腫瘤患者的飲食一定要順其自然,越是家常便飯,吃起來越是舒服,要吃季節(jié)性蔬菜、水果,不可逆反常理。
另外,袁希福老中醫(yī)提倡“多吃米、面、粥等主食”,因為癌癥病人大多脾胃虛弱,想吃但是吃不多,飲食就要有選擇性。不吃主食,要是光吃肉、吃菜,可能越吃越瘦。而糧食類食物能夠直接作用于脾胃,快速轉(zhuǎn)化為能量,滿足身體所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