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系邁入"無上限"新階段,美國"聯俄制華"戰略為何難以奏效??
?文 | 子墨君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2025年5月9日,俄羅斯勝利日慶典在莫斯科紅場隆重舉行。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慶典不僅是對二戰勝利的紀念,更成為中俄關系進一步深化的象征。
就在前一天,中俄兩國領導人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并發表聯合聲明,明確表示雙方關系"無上限",并堅決反對任何第三方國家強加對中俄的敵對政策。
這一表態,被外界視為對美國近期試圖"聯俄抗中"策略的明確回擊。
特朗普的"聯俄制華"算盤落空?
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國對華戰略再度升級。
在經貿、科技、軍事等多個領域,美國不斷施壓盟友與中國"脫鉤斷鏈",同時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
然而,近期特朗普團隊釋放出"聯俄制華"的信號,試圖通過斡旋俄烏停火來拉攏俄羅斯,集中力量遏制中國。
然而,這一策略并未奏效。普京在勝利日慶典上的發言,以及中俄聯合聲明的強硬措辭,均表明俄羅斯不會輕易接受美國的拉攏。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長期對俄實施金融、能源、科技等多領域制裁,早已讓俄羅斯對美國失去信任。
如今,特朗普試圖以"?;鹫勁?為籌碼示好俄羅斯,但并未拿出實質性利益交換,自然難以打動普京政府。
中俄聯合聲明首提"反對第三國強加敵對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俄聯合聲明打破了以往"不針對第三方"的傳統表述,直接點名美國是制造對抗的源頭。
聲明強調,中俄將加強協作,共同反對美國的"雙重遏制"政策。
這一變化表明,中俄對美國的態度已從"防御性應對"轉向"主動反擊"。
事實上,近年來美國對中俄的圍堵已從單邊制裁擴展到全球施壓。
在經濟層面,美國以"關稅豁免"為誘餌,脅迫盟友減少對華依賴;
在科技領域,美國不斷收緊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并施壓荷蘭、日本等國加強對華技術封鎖;
在軍事上,北約持續東擴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同時美國組建"奧庫斯"聯盟(AUKUS),并強化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試圖在亞太地區構建對華包圍圈。
面對美國的全方位遏制,中俄選擇深化合作。
此次會談期間,雙方簽署了20多份雙邊合作文件,涵蓋能源、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其中,俄羅斯承諾2025年將擴大對華油氣供應,進一步鞏固兩國能源合作的基本盤。
此外,普京還計劃于今年9月訪華,出席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這將是中俄高層互信的又一重要體現。
國際社會拒絕"選邊站",中俄"抗壓聯盟"更加穩固?
美國的遏制政策不僅未能離間中俄,反而促使兩國關系更加緊密。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也越來越不認同美國的"站隊"要求。
許多發展中國家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拒絕在中美博弈中選邊站隊。
例如,東盟國家多次強調不愿卷入大國競爭,而拉美、非洲等地區國家也積極拓展與中俄的合作,以平衡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
分析人士認為,中俄關系的深化不僅體現在政治互信上,更在于經濟互補性。
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和完整的產業鏈,而俄羅斯在能源、糧食等領域具備戰略優勢,雙方合作能夠有效對沖西方制裁的影響。
未來,隨著"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進一步對接,中俄在歐亞大陸的影響力還將繼續提升。
最后總結:美國遏制戰略難阻中俄合作大勢?
特朗普政府的"聯俄制華"策略,本質上是試圖復制冷戰時期的"聯中抗蘇"戰術。
然而,今天的國際格局已大不相同。
中俄關系歷經多年考驗,戰略互信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國單方面的拉攏或施壓都難以撼動這一趨勢。
可以預見,未來美國若繼續推行對中俄的遏制政策,只會進一步推動兩國深化合作,甚至促使更多國家尋求獨立于美國體系之外的發展路徑。
在全球多極化趨勢下,零和博弈的舊思維終將被時代淘汰。
關注子墨君,獲取更多深度國際分析!?
互動話題:?
你認為美國"聯俄制華"的策略最終會成功嗎?為什么??
中俄合作未來可能在哪些領域取得更大突破??
在全球多極化趨勢下,發展中國家如何平衡與中美俄的關系??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中俄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