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奢侈品市場這兩年有點“慘”,貝恩報告顯示,2024 年全球奢侈品客戶群首次萎縮,兩年流失了近 5000 萬用戶,連 LVMH 這樣的巨頭都沒能逃過股價下跌的命運。曾經“越貴越有人買”的奢侈品,如今卻陷入了漲價遇冷的尷尬境地。
這背后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奢侈品市場的新鮮血液越來越少,曾經的消費主力 —— 中高收入群體,在經歷了經濟跌宕起伏后,消費觀念也變得理性了,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效應。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些奢侈品品牌還在用舊模式做營銷。過去,它們總覺得業績不好就漲價,靠著“饑餓營銷”和“高價 = 高端”的玩法,確實在短期內嘗到了甜頭。
但長期來看,這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持續漲價把普通中高收入消費者擋在了門外,就連高收入消費者也開始“變心”了。就像一款原本價格合理的手表,幾年內價格翻倍,誰還愿意當這個“冤大頭”?
正當傳統奢侈品巨頭因連年漲價陷入增長瓶頸,市場卻悄然迎來消費邏輯的代際更迭:折扣奢侈品模式異軍突起。這兩年,奢侈品特賣會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愛馬仕、香奈兒、PRADA、Burberry等一線品牌都開始擁抱特賣模式。
在北京的 PRADA 特賣會上,一條原價近 1 萬的褲子,折后不到千元;在香奈兒的內購會上,一條原價 26 萬的裙子,1 折就能到手。這些特賣會的現場,搶購場面堪比 “雙十一”,YSL 本來準備連辦三天的快閃活動,結果一天就售罄了。
前段時間,唯品會的“限時狂秒”活動上線了 Burberry 的多款女包,超 V 價甚至不到專柜價格的 2 折,直接引發了搶購熱潮。其中一款 Burberry Mackford 百搭通勤單肩斜挎包,當天超 V 價僅有 3625 元,是專柜價的 1.8 折。
另一款 Burberry MADISON 高級百搭通勤單肩包,超 V 價僅需 2399 元,打到了專柜價的 1.5 折。這兩款包上線不久就被搶購一空,可見消費者對高性價比奢侈品的追捧。
為什么折扣奢侈品這么受歡迎?說白了,就是消費者的消費邏輯變了。以前覺得貴才上檔次,現在覺得值才是硬道理。年輕人買奢侈品,不再盯著牌子瞎花錢,東西好不好、價格實不實惠?才是第一標準,這風向一變,大牌也得跟著調整策略:怎么讓消費者少花錢還能買到好東西,如今成了品牌能不能突圍的關鍵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