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由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組委會主辦、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承辦、廣州市南沙區科學技術局協辦的第十屆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China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簡稱CCPC)總決賽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順利舉行。作為國內高等教育體系中備受矚目的算法競技平臺,本屆CCPC總決賽集結了全國107所高校122支隊伍的近400名本專科學生參加,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30余所“雙一流”高校代表隊。他們經過了網絡賽、省賽、分站賽的層層選拔,才進入最終決賽的賽場。本次比賽的白金贊助商包括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字節跳動Seed,本地贊助商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分行、越秀iPARK粵港云谷和高勘(廣州)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大賽提供了大力支持。
自從2015年舉辦首屆競賽以來,CCPC已經成為中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以及大學生心目中最公平公正的計算機學科競賽,為我國IT業的發展培養和選拔了大批人才。大賽旨在激發高校學生學習計算機領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興趣,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計算機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挑戰精神和創新能力。
CCPC決賽首落中外合作辦學大學
港科大(廣州)創新基因賦能賽事升級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作為首所承辦CCPC總決賽的中外合作辦學(含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大學,其創新融合的學科體系與大賽理念高度契合。學校不僅與CCPC早有淵源——曾成功舉辦廣東省賽并取得優異成績,更以跨學科的教育模式和前沿科研實力為大賽注入了全新活力。港科大(廣州)打破傳統學科界限,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國際化視野,這與CCPC倡導的解決復雜問題、團隊協作的精神不謀而合,為參賽選手提供了獨特的競技與交流平臺。
5月10日上午,開幕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信息樞紐數據科學與分析學域主任褚曉文教授,CCPC組委會執行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孫大烈教授,CCPC組委會副主席、復旦大學孫未未教授,CCPC組委會秘書長、清華大學鄔曉鈞教授,CCPC組委會副秘書長、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劉春英教授,以及工商銀行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分行行長段瑩女士、副行長汪敏先生等出席了開幕式。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
倪明選教授
在開幕式致辭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表示,作為本次大賽的承辦方港科大(廣州)一直以來以融合學科建設為特色,致力于培養符合未來國家和社會需求的拔尖創新人才。他特別介紹了學校建校近三年以來在教育和教學方面所進行的積極改革和嘗試。作為一位計算機領域學者,倪校長在談到人工智能行業的迅猛發展所帶來的人才培養挑戰時指出,人工智能能夠賦能從業者并提升他們的專業實力,而編程競賽在選拔頂尖技術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最后,他預祝參賽選手在競賽中展現專業水準和團隊精神,并誠邀各界人士親臨港科大(廣州),體驗其創新教育實踐。
CCPC組委會執行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
孫大烈教授
CCPC組委會執行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孫大烈教授在致辭中表示,CCPC歷經十年發展,始終致力于發掘具備創新能力的計算機人才。他強調,人工智能技術本質是程序員創造的工具,雖能替代低端重復性工作,但無法取代擁有高階思維的高端人才,并指出當前高校以學分績為主的評價體系需與競賽平臺互補,為擅長實踐創新的學生提供展示舞臺。孫教授特別提到,本屆賽事的選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校不到三年,這是CCPC首次來到中外合辦高校辦賽,并期待以此為契機吸引更多境外高校學子參與到CCPC賽事中來。致辭中,他感謝命題團隊杜瑜皓等核心成員的貢獻,以及騰訊、字節跳動Seed等企業通過產教融合助力人才培養,最后寄語參賽選手以競技錘煉專業能力,推動賽事成為聯結學界與產業的高端平臺。
中山大學CCPC競賽團隊教練
張子臻教授
中山大學CCPC競賽團隊教練張子臻教授作為教練代表在發言中表示,CCPC歷經十年發展已成為與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簡稱ICPC)齊名的國內頂級程序設計賽事,為計算機領域學子提供了展現創新能力的重要舞臺。他高度評價組委會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籌辦工作,特別提及褚曉文教授等校方團隊對賽事落地的全力投入,并回顧兩年前中山大學承辦賽事的經驗。面對本屆來自全國高校的選手,張教授強調“比賽第二、友誼第一”,鼓勵參賽者以總決賽為契機審視自我、享受競技過程,同時承諾全體教練將嚴格維護賽事公平性。發言尾聲,他結合母親節契機寄語選手以優異成績回報母親與母校,并祝愿賽事彰顯程序設計教育的核心價值。
北京理工大學選手
張書豪
北京理工大學選手代表張書豪以算法競賽經歷回溯個人成長軌跡。他坦言作為新疆學子,雖面臨地域資源限制,卻通過線上社群突破時空壁壘,在跨領域伙伴的協作中精進技術能力,并借競賽契機從西北走向全國拓展視野。發言中,他逐一感謝賽事組織方、母校及成長路上給予支持的師友,坦言此次總決賽既是自己十年競賽旅程的終點,亦是面向科研新階段的起點,最終以“用鍵盤譜寫算競樂章”的比喻寄語全體選手突破自我,在公平競技中實現技術理想。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志愿者代表
潘星霖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志愿者代表潘星霖在開幕式發言中,回顧自己分別以選手、裁判、志愿者的不同身份參與賽事的經歷,表達了對程序設計競賽生態的深切熱愛。他代表志愿者團隊承諾以嚴謹態度維護競賽公平性,依托高效技術支持保障選手最佳競技狀態。發言最后,他祝愿參賽者都能獲得自己滿意的成績,突破自我。
廣州市南沙區科學技術局
邵盈銀
廣州市南沙區科學技術局邵盈銀女士在開幕式上介紹了“青出于南”青年發展行動計劃,南沙以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為依托,推出五大行動構建全周期人才生態。邵盈銀介紹,南沙作為國家戰略疊加的政策高地,正以建區20周年為契機,通過產才融合生態吸引青年實現“拎包創業”,塑造“灣區之心”與青年人才的“雙向奔赴”新范式。
在第十屆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CCPC)總決賽開幕式上,組委會向本賽季幾場全國比賽的承辦高校頒發了“比賽承辦貢獻獎”。獲獎高校包括東北林業大學、山東大學、重慶對外經貿學院、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
開幕式后,選手們按秩序入場參加熱身賽。這一環節不僅能幫助他們融入緊張激烈的競技氛圍,更是調整狀態、熟悉戰場的寶貴時機,為即將到來的正式比賽做好充足準備。此外,港科大(廣州)還策劃了一系列精彩活動,包括Code & Connect大灣區升學就業交流、教練交流會、校園參觀和音樂派對等,讓選手們更深入了解港科大(廣州)這所融合學科大學以及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熱身賽
▲教練交流會
巔峰對決:
五小時算法鏖戰展實力 百強戰隊角逐總冠軍
5月11日上午,正式比賽拉開帷幕。在全體裁判、技術人員和志愿者的共同保障下,比賽順利進行。參賽隊伍要在5個小時內解決13道題目,每支隊伍3名選手需緊密協作,通過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算法設計、編程實現等方式,在規定時間內解決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復雜問題。
▲正式賽
面對極具挑戰性的賽題和動態變化的實時排名,各參賽團隊充分彰顯了卓越的專業實力與沉著冷靜的應對態度。依托扎實的知識積累、精準的解題分析能力以及高效的協同配合,選手們共同打造了一場高水準的程序設計競技盛會。
經激烈角逐,最終,本科組有12支隊伍獲得金獎,21支隊伍獲得銀獎,34支隊伍獲得銅獎。來自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參賽隊伍分別獲得本科組冠、亞、季軍。
▲本科組冠軍獲獎者:北京大學蔣凌宇、錢易
▲本科組亞軍獲獎者:上海交通大學馮啟豫、劉家寧、朱澤木
▲本科組季軍獲獎者:清華大學許庭強、唐紹軒、周航銳
專科組共有一支隊伍獲得金獎,兩支隊伍獲得銀獎,兩支隊伍獲得銅獎。來自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的參賽隊伍分別獲得專科組冠、亞、季軍。
▲專科組冠軍獲獎者: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王澤宇、朱津宏、葉玉龍
▲專科組亞軍獲獎者: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周益鋒、趙昱翔、張江
▲專科組季軍獲獎者: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張楊晨昱、徐誠翰、盧穎
CCPC組委會執行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孫大烈教授為本屆賽事組委會校方團隊代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信息樞紐數據科學與分析學域主任褚曉文教授頒發了賽事承辦貢獻獎。
▲CCPC組委會執行主席孫大烈教授(左)給褚曉文教授(右)頒獎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教學)
吳景深教授
港科大(廣州)副校長(教學)吳景深教授在閉幕致辭中指出,賽事“抽象問題代碼化”的思維訓練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紅鳥碩士項目“跨學科解決真實世界難題”的實踐路徑殊途同歸,均印證了技術扎根現實需求的創新本質。面向未來,他提出CCPC應與高校教育生態形成共振,以跨學科協作打破創新邊界,吸引全球青年在人工智能、綠色科技等領域探索代碼推動社會進步的更多可能,并呼吁青年從競技場走向改變世界的第一線,在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續寫技術賦能人類文明的新篇章。
作為一所以創新為基因的高校,港科大(廣州)與CCPC一直保持著緊密聯系。2024年,廣東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GDCPC)暨CCPC全國邀請賽(廣州)于5月25日至26日在港科大(廣州)舉行。由港科大(廣州)學生張晉杰、趙欣昊、何家睿組成的戰隊尤為亮眼。他們斬獲了2024年GDCPC冠軍,并在CCPC全國邀請賽(廣州)中名列亞軍,創下問鼎雙料金獎的佳績,充分彰顯港科大(廣州)在CCPC賽事體系中的強勁實力。在本屆賽事里,港科大(廣州)學生王向前、儲文皓、羅浩組成的戰隊再接再厲獲得本科組銀獎的成績。
圖文:港科大(廣州)CCPC組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