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3日訊(記者 王晨)近在政策支持與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升級的雙重推動下,我國基金投顧業務歷經六年試點探索,已邁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
5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其中明確要加大基金投顧業務發展,這也讓致力于基金投顧業務發展的機構加強布局的動力與信心。
自2019年首批18家試點機構獲批以來,基金投顧業務已走過近六年的實踐歷程,試點機構數量增至60家,涵蓋29家證券公司、24家基金公司或其子公司、3家銀行及3家三方銷售機構,行業整體邁入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2024年多家頭部券商交出亮眼成績單,招商證券、東方證券、國聯民生等保有規模突破50億;南京證券、華寶證券、國聯民生、國投證券等基金投顧保有規模增長近30%;申萬宏源累計復投率達98%。
與此同時,多元化資產配置與AI賦能已成為當下券商基金投顧業務發展突出特點,券商正通過差異化策略推動業務發展:華寶證券以“策略工廠”模式打造多資產組合矩陣,國聯民生依托三層服務體系定制個性化方案,南京證券則強化“三分投、七分顧”的長期陪伴理念。
盡管面臨人才短缺、策略同質化及用戶信任度待提升等挑戰,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政策持續優化與市場認知深化,未來3-5年行業將加速整合,服務場景將延伸至養老、教育等多元領域,基金投顧業務有望成為推動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邁入規模與質量同步高速發展的擴張新階段。
券商基金投顧業務規模穩步擴張
自基金投顧業務開展以來,參與試點的機構數量持續增長。從首批的18家試點機構,發展到如今60家機構取得試點資格,涵蓋29家證券公司、24家基金公司或其子公司、3家銀行以及3家三方銷售機構。這一數據的變化,直觀地展現了基金投顧業務的吸引力與發展潛力。
從2024年券商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多家券商在基金投顧業務保有規模、簽約客戶、投顧組合上取得顯著突破。
申萬宏源:2024年末,公司公募基金投顧累計簽約客戶超7萬人,累計復投率98%以上,客戶平均使用投資顧問服務時間超1300天
招商證券:2024年末基金投顧“e招投”累計簽約客戶數8.02萬戶,產品保有規模51.12億元,同比增長9.79%
國投證券:2024年基金投顧業務全年新增簽約客戶0.52萬戶,新增簽約資產21.57億元,管理規模達14.06億元,累計簽約資產規模51.97億元,期末保有規模14.06億元,保有規模同比增長29%
東方證券:2024年末基金投顧業務共27個投顧組合策略,合計規模約人民幣153.71億元,較年初增長7.05%;存量賬戶數19.28萬戶,客戶留存率58.18%,復投率76.80%
國聯民生:2024年末基金投顧保有規模92.38億元,同比去年底增26.44億,增幅40.10%,累計服務客戶數超34萬戶。
南京證券:2024年末客戶金融產品保有規模較上年末增長31.59%
華西證券:2024年基金投顧業務實現保有客戶超5萬戶、保有規模突破24億元
財通證券:深入推進基金投顧業務,買方投顧保有規模增幅達155%
華寶證券也向記者介紹,2024年華寶證券基金投顧業務管理規模突破40億,較2023年底增長近30%,客戶數突破13萬;公司基金投顧客戶平均持有時間超400天,復投率達58%。國金證券稱,截至2025年4月30日,國金證券基金投顧復投率約40%,超過92%的客戶實現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沒有基金投顧牌照的券商,也在積極布局基金投顧業務,西部證券就是一例。
西部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公司于2021年12月引入了易方達基金投顧服務在部分分支機構進行試點,并于次年1月對所有分支機構開放。首批上線6個不同風險等級的策略組合,實現了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的全面覆蓋。為滿足客戶對差異化服務模式的需求,于2023年引入匯添富基金投顧服務,推出目標盈類基金投顧服務。”
多元化配置與AI賦能是突出特點
歷經近六年的實踐,目前券商基金投顧業務發展現狀如何?記者對部分券商進行了采訪,得到了來自一線的觀點。多家券商看來,券商基金投顧業務正穩步增長,逐漸向多元化配置發展是較為突出的特點。
國聯民生證券投顧業務負責人介紹:“從業務規模和發展模式來看,目前兩類機構在投顧業務上持續發力:一類是能夠將基金投顧牌照融入財富管理業務代銷產品業務、綜合服務長尾和高凈值客戶的證券公司,以中金財富、華泰證券和國聯民生證券為代表;另一類是以獨立投顧業務為抓手的三方持牌機構。”
華寶證券基金投顧業務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市場規模看,頭部券商領跑,行業整體增長空間巨大。競爭格局方面,機構類型多元化,券商、基金公司、第三方平臺和銀行都在參與。券商有投研能力和線下服務網絡的優勢,頭部券商靠細分客群和服務場景來構建壁壘。業務模式上,整個行業正從基金組合1.0向客戶賬戶2.0轉型。在組合設計上,更為看重多元資產配置。”
南京證券基金投顧業務負責人介紹:“自試點以來,券商基金投顧業務取得了一定發展成效。通過科技賦能、生態協同及顧問服務升級,行業有望在政策支持下突破瓶頸,逐步實現從‘產品銷售’到‘資產配置’的跨越,成為財富管理轉型的核心引擎。”
西部證券基金投顧業務相關負責人也對行業發展現狀進行了概括:“歷經近六年的實踐與發展,基金投顧業務的整體規模實現了穩步增長,多家機構的規模已突破百億元大關。策略及服務模式亦從最初的單一組合逐步演變為分層策略、多元化配置、目標止盈、智能定投等多樣化模式。”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AI技術的日臻成熟,人工智能在數據檢索、信息分析、模型搭建等多個環節為基金投顧賦能,顯著提升了服務質量和效率。
基金投顧業務打法各有特色
面對行業競爭與發展挑戰,眾多券商積極探索基金投顧業務的發展路徑,不斷創新服務模式。
華寶證券在策略體系與產品布局上獨辟蹊徑。2023年起,以“低利率環境下的投資方向”為組合設計起點,構建多資產組合矩陣,推出一系列特色組合。2025年,進一步注重多元資產配置。在生態協同與機構合作方面,采用“策略工廠”模式,以指數型產品為組合基座,與外部機構緊密協作。同時,重視客戶運營和場景化服務延伸,結合客戶生命周期設計場景化組合。
國聯民生建立了總部資產配置團隊、組合推廣人員、分支一線投資顧問三層體系。通過向一線投資顧問搜集財富配置需求,在總部定制投顧策略工具,為不同財富客戶提供個性化產品解決方案。
“在服務手段方面,我們用好基金投顧牌照和私募FOF業務,從2023年開始積極布局工具化策略,并且在工具化策略基礎上搭建配置服務框架,用成體系、有選擇、有擇時服務的工具化策略體系部分代替純粹的公募基金首發業務,在當前銷售傭金下降的大背景下反而能夠起到一定削峰填谷作用。在配置工具方面,采用組合方式調節基金營銷節奏,針對市場空白領域,積極切入公募基金訂制領域。”國聯民生基金投顧業務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國金證券通過量化賦能,不斷優化迭代投資模型,同時提供多樣化的組合,以全球視野為需求的全球組合、以流動性管理、穩健增值為需求的固收組合、以行業切換、風格切換為需求的權益組合,滿足投資者多樣化需求。國金證券還創新基金投顧服務模式,客戶只需錨定目標收益,專業投研團隊會幫助客戶甄選品質組合并買賣調倉,達標止盈或到期退出。
南京證券則將重點放在強化專業投研能力和加強投資者陪伴與教育上。在專業投研方面,持續拓展策略廣度和深度,豐富投資場景,完善組合策略體系,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高服務精準度。在投資者陪伴與教育方面,秉持“三分投、七分顧”的理念,長期陪伴投資者,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在市場波動時,主動推送組合運作情況,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
部分券商也在年報中透露打法。東方證券將繼續秉持“買方投顧”理念,提升產品引入、組合研究、顧問服務等能力,樹立行業服務標桿。東興證券大力發展基金投顧業務,提升品牌影響力,開展渠道合作,豐富產品策略。
華西證券加大戰略布局,打造品牌,完善組合策略和服務體系,構建數字化服務能力,以“買方投顧”為核心,構建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優化組合策略,傳遞科學投資理念。
基金投顧業務將成為財富管理轉型核心引擎
基金投顧業務在發展過程中,既面臨諸多機遇,也遭遇不少挑戰。隨著居民財富的不斷積累,投資者對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長,為基金投顧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政策的持續支持,也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行業發展也面臨一些制約因素。西部證券指出,受限于人才短缺、服務認知度不高、用戶信任難以建立等制約因素,行業呈現出明顯的頭部效應,且存在投顧服務內容相對有限、策略同質化、抗市場波動能力不足、業務韌性有待提升等問題。
國聯民生同樣強調,基金投顧業務整體還在試點階段,部分證券公司對基金投顧團隊的投入不足,基金投顧業務規模長期不足10億元量級,短期陷入試點階段的瓶頸期。
盡管如此,業內人士對基金投顧業務的未來充滿信心,華寶證券基金投顧業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展望未來,多元資產配置是發展趨勢,行業整合也將加速,券商基金投顧業務已從‘試點探索’邁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雖然有客戶認知不足、盈利模式單一等挑戰,但隨著政策支持深化與市場認知提升,未來3-5年有望進入‘生態成熟期’,成為財富管理轉型的核心引擎。”
西部證券也表示,隨著專業投顧隊伍的逐步充實,專業能力及AI賦能下策略與服務的持續優化,服務內容及展業形式的日益多樣化,以及服務模式從傳統資產配置向涵蓋養老、教育、保險等多個目標領域的財富規劃轉型,基金投顧業務有望逐步贏得用戶信任,邁入規模與質量同步高速發展的擴張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