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房齡”超30年的鳥巢,安置在一個廢棄的地基樁內,巢穴的主人是白骨頂雞(Eurasian Coot)。
一般來說,白骨頂雞的巢穴壽命并不長,因為它們通常用一些自然材料來做窩,例如樹葉、蘆葦和一些柔軟的草。這些材質最大的特點就是易腐爛,是很難持久的,每年都要重新建。
但開頭這個鳥窩非常不一般,它是用大量人類物品制成的,使用最多的就是塑料垃圾,難以降解的特性,讓這個窩異常堅固。
每年繁殖期,白骨頂雞都會在這個窩上鋪一些“新材質”,然后繼續用。
一用,就用了超過30年。按照白骨頂雞5-10年的壽命,預估,這個窩至少經歷了3代白骨頂雞傳承。
鳥窩沒有“證”,人們又是如何發現它的年齡呢?答案就在它每年鋪設的鳥窩材料上。
鳥巢“收集”了一張1996年的麥當勞包裝紙
荷蘭生物學家希姆斯特拉(Auke-Florian Hiemstra)偶然發現,生活在阿姆斯特丹運河沿岸的白骨頂雞偏好用塑料來做窩,突發奇想,他想知道能否利用白骨頂雞巢穴里層層疊疊的塑料垃圾,來“窺探”巢穴的歷史,就像時間膠囊一樣。
于是在2021年9月,繁殖季結束后,他和團隊就開始收集巢穴了,總共收集了15個,然后帶到實驗室里一一“拆解”,再利用塑料垃圾上的保質期或者特定的促銷信息來確定垃圾的時間。
2025年2月25日,他們將研究成果發在《生態學》雜志上。
根據研究數據,研究團隊發現,大多白骨頂雞的“塑料”巢穴房齡不超3年。
唯獨有一個,也就是開頭那個,綽號“Rokin nest”,年齡超過30年,里面的人造材質總共635件。
這些垃圾里,有206件和食物有關,歷史最悠久的是一塊宣傳1994年FIFA世界杯的糖果包裝紙(大概是1991年的),以及一個1996年的麥當勞麥香雞包裝盒(這個包裝也絕版了)。
除此之外,還發現了香煙外殼、博物館門票和一些殘缺不齊的麥當勞外包裝。比較扎眼的,還有15個疫情期間使用的口罩。
為此,團隊還為這些標志性的塑料垃圾,創建了一個“時間表”。
用生物學家希姆斯特拉的話來說:“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白骨頂雞的巢穴竟然能存在這么久,橫跨30年,每一年都有新的塑料垃圾填充進來,層層疊疊,如同時間膠囊,完整記錄了這些鳥在城市里的全部歷史?!?/p>
白頭鷹巢穴復制品
其他人造材料制成的巢穴
像白骨頂雞這樣喜歡用人造材料來做窩的鳥,還有很多,根據2023年的一項研究,這樣的鳥至少有176種。
它們為什么要用人造材料做窩?使用人造材料是否是鳥類的最佳選擇?
我們無從得知,只能說現在“垃圾”到處都是,容易獲取,是鳥類使用它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大千世界里,鳥類也從不吝嗇自己建筑方面的天賦。
比如這只用釘子筑巢的鴿子,它生活在一個建筑工地,這里最多的就是釘子。
比如這個用防鳥釘做成的鳥窩,屋主是一只喜鵲。
原本防鳥釘是來防它的,但它將其“為我所用”,大部分尖刺都放在巢穴頂部,用來防御其他鳥類和黃鼠狼一類的捕食者。
下面這個360度無死角全是尖刺的鳥巢作品,也是出自喜鵲。
有的烏鴉也會用防鳥釘,它相當聰明,建巢穴的時候,還會用衣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