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援引日本《朝日新聞》網站月4日報道,最近,朝鮮接連公開核潛艇、早期預警機等新裝備。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約瑟夫·貝穆德斯指出,朝鮮所公開的照片與其實際能力之間或存在巨大差異。
記者問(以下簡稱“問”):朝鮮公開了與美軍高空無人偵察機類似的機體。
約瑟夫·貝穆德斯答(以下簡稱“答”):我認為,朝鮮在生產無人機之際,對美軍“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和“捕食者”無人攻擊機的外形進行了仿制。但美國無人機搭載的傳感器和通信設備都是基于長期經驗開發的高度精密產品。朝鮮機體雖然也裝有傳感器和攝像頭,但其內部構造不得而知。朝鮮無人機可能安裝了電子設備,但精密程度不及美俄中無人機。
問:這對朝鮮戰術有何影響?
答:這將提升其對韓國及朝鮮半島周邊海域的態勢感知能力。無人機具有大幅提高情報收集和處理速度的潛力。
不過,美國可以通過衛星即時掌握無人機所獲情報。而朝鮮尚未部署相關通信衛星,無法達到不管無人機身在何處都可隨時操控的效果。是否具備先進通信能力也不明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長時間飛行能力。為了掌握實時情報,必須部署多架不分晝夜持續飛行的無人機。
雖然朝鮮無人機難以為導彈等裝備實時提供位置信息,但在緊急事態下將可以實施更精準快速的攻擊。
問:朝鮮還公開了小型自殺式無人機。
答:朝鮮自20世紀70年代起開始研發無人機。至少從20年前就已部署小型無人機,當時僅用于偵察和情報收集。如今朝鮮已認識到烏克蘭戰場上小型自殺式無人機的威力,也正在學習對抗無人機的戰術。關于如何使用自殺式小艇攻擊大型艦艇,以及運用航空器攻擊地面部隊的有效性等,朝軍也正在不斷學習。
雖然朝鮮也有復盤訓練和作戰理論的體系,但不如歐美國家靈活。要將無人機相關作戰經驗融入實戰仍需時日。
問:朝鮮還公開了改裝自俄制伊爾-76的早期預警機。
答:朝鮮改裝伊爾-76運輸機時加裝的雷達罩尺寸與俄制原版不同,因此基本可以排除直接沿用的可能性。朝鮮或許是對雷達進行了自主改良。
裝備早期預警機將使朝鮮能在朝韓軍事分界線及防空識別區周邊飛行,獲取更遠距離的情報。視雷達性能情況,朝方或可收集韓美聯合軍演相關信息。
即便雷達和機載電子設備性能優越,也存在能否與防空司令部和航空部隊共享情報的問題。美軍及西方國家空軍可通過電子傳輸,將情報實時顯示在飛行員平視顯示器上。
但是,朝鮮空軍戰機米格-29、米格-23接收情報的能力有限。由于朝軍飛行員飛行時間短,尚未確保必要的訓練時長。
問:朝鮮在國防規劃中,就偵察衛星、核潛艇、超大型核彈頭、高超音速導彈等提出了發展目標,這一系列目標的完成度如何?
答:朝鮮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但其工業、技術、人才和科研基礎十分薄弱,而且所有項目都需要巨額資金。朝鮮曾高調舉行搭載彈道導彈的潛艇下水儀式,但數月后該艇仍停泊在船塢毫無動靜。
此外,即便朝鮮能制造高超音速導彈,也不意味著能在實戰中運用。所謂武器系統開發,不過是在實驗條件下測試,而非實際作戰環境。
同時不得不指出的是,人們普遍對美國新政府的不可預測性心存恐懼與憂慮,朝鮮領導人也感受到有必要展示軍力。
來 源:長江云新聞綜合參考消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