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4227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134個詞條
01
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買早餐遇到前輩同事,需要幫她付錢嗎?
題主說,自己有個前輩,人很好,工作中也經常幫助題主。
有一次買早餐的時候,題主碰到了這個前輩同事,于是有些糾結,不知道要不要幫前輩一起付早餐錢。
題主覺得,如果不幫忙付錢,會顯得自己不懂規矩,不懂禮貌,擔心前輩覺得自己不會來事兒,于是就搶著把早餐錢付了。
但是付完錢之后,題主又陷入新一輪焦慮——“前輩會不會覺得我太刻意?”“不付錢是不是顯得不懂事?”
這個看似簡單的困惑,背后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弱者心態”在作祟,即默認自己處于低位,過度揣測他人評價,把正常的人際交往變成一場小心翼翼的表演。
題主搶著付錢不是出于真誠的關心,而是出于"不懂規矩"的恐懼,這種恐懼恰恰暴露了其內心深處的自我定位——自覺低人一等,需要通過特定行為來彌補想象中的地位差距。
所以說,題主的糾結與尷尬,本質上是一種自我弱化的心理投射:將一次普通的偶遇過度解讀為需要特殊應對的權力場景,將平等的人際交往異化為需要小心翼翼維護的上下級關系。
這種心態如同無形的牢籠,讓許多人在職場與生活中不斷矮化自我,徒增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然而,前輩真的在意這頓早餐的錢嗎?還是說,這種糾結其實源于對自己的不自信?
關于這個話題,有個高贊回答我很認同:
通常情況下,他既不會因為你沒付錢覺得你這人“不懂事”,也不會因為你付了覺得你這人“能處”。
會不會“來事”也不體現在給別人付幾塊錢買早餐這種小事上。
如果總是把自己擺在一個需要討好,取悅別人的角色上,我們自身的行為和氣質都會扭曲,養成所謂的“討好型人格”。
大的地方使不上勁,小的地方點頭哈腰,以讓他人滿意為己任。拉椅子,摁電梯,吃個工作餐也要一個個幫別人涮杯子。
長久下去,只能固化自己無用而渺小的下位者氣質。
02
生活中,不少人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一股“弱者氣質”:
有人習慣事事遷就別人,從不敢拒絕;
有人一點小事沒做好,哪怕是很小的細節,也會反復內耗,充滿自責;
還有的人,因為領導隨意說的一句話而過度思考,反復琢磨領導是不是在暗示自己。
心理學家張德芬曾說:
“當你覺得所有人都高高在上時,是因為你的內在有一個低低在下的自我。”
的確,別人對你的態度,其實都源于你的允許。
如果不想總是被人拿捏,就一定要戒掉身上的“弱者氣質”。
否則,你無意中散發的“弱”,往往會引來別人的“惡”。
朋友小A就是一個例子。
小A是典型的職場“老好人”。
入職第一天起,她就對同事的請求來者不拒,從幫忙整理文件到代寫報告,再到接手別人的工作。
她總想著"多幫幫忙能贏得好人緣",卻不知自己正在被貼上"好欺負"的標簽。
漸漸地,加班成了她的日常。
深夜的辦公室里,常常只有她一個人埋頭處理本該屬于他人的工作。
最諷刺的是,當她第一次鼓起勇氣拒絕時,同事竟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這點小忙都不幫?"
年終考評時,那些經常使喚她的同事都獲得了晉升機會,而勤勤懇懇的小A卻因為"缺乏主見"被領導約談。
當一個人習慣性地說"好",別人就會默認她永遠應該說"好"。
小A的問題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她的"弱者心態"。
她身上那種"我不敢拒絕"的氣場,就像黑暗中的燈塔,吸引著想要占便宜的人。
“老好人”本質是“弱者心態”的外露,別人會覺得:“反正她不敢拒絕,隨便使喚。”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氣場,猶如其靈魂的外衣。
想要變得不好欺負,就得擺脫弱弱的氣場,立強大人設。
03
如何擺脫“弱者心態”?
①停止過度揣測他人想法
法國哲學家薩特說:“他人即地獄。”
但更多時候,地獄是我們自己構建的。
過度解讀他人,反而讓簡單的關系變得復雜。
"前輩會不會覺得我小氣?""不付錢是不是顯得不懂事?"——這些糾結就源于過度解讀他人反應。
事實上,大多數前輩不會在意這些細節,他們真正在意的,是這個后輩的工作能力到底有多強。
所以,當你陷入糾結時,可以問問自己:“對方真的會在意這件事嗎?”
然后,把注意力從“別人怎么看我”轉向“我怎么看自己”。
②建立平等思維,破除"低位感"
開篇帖子中,題主“付錢焦慮”的本質是題主在心里先矮化了自己,默認前輩是"上位者",自己必須恭敬討好。
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人的許多行為動機都來自“自卑與超越”:我們害怕被輕視,所以用過度付出來證明價值。
但諷刺的是,越是如此,越容易在關系中失去平等感。
因此,我們要破除關系中的“低位感”,不斷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我們是同事關系,不是主從關系。
③語言硬氣,樹立邊界
把“好吧”換成“不行”,把“隨便”換成“我要……”
拒絕時不必解釋太多,越干脆越有威懾力。
④提升自身價值
把糾結人際的時間用來精進業務,思考:"我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
與其戰戰兢兢地揣測他人,不如把精力用在提升自己上。
當你足夠專業、足夠自信,你會發現,那些曾經讓你糾結的“規矩”,其實根本束縛不了你。
能力越強,越沒人敢隨意拿捏你。
關系中保持獨立性,對方反而會更珍惜你。
“弱者心態”不是天生的,而是習慣養成的。
當你開始用強者的方式思考和行動,世界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共勉。
*作者簡介:飛白,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個人公號“飛小白有話說”(ID:feixiaobai2018),用最正的三觀,分享走心的文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