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行動”又一重大變革來了。這次廣汽集團要對廣汽研究院開刀!
有網傳消息稱,廣汽集團將拆分廣汽研究院為整車、平臺、造型三院,并入廣汽集團產品本部,組成“大研發體系”。調整后,廣汽研究院將并入廣汽集團本部,由集團本部統一負責產品定義、財務、采購、品牌營銷工作。
不過,廣汽集團回應南都·灣財社記者稱,有些細節并不準確。
官方回應:
廣汽研究院并非“并入產品本部”
灣財社記者就此事與廣汽集團取得聯系,得到的官方回應是:相關細節并不準確。
據介紹,廣汽研究院會拆分為造型設計院、整車開發研究院、平臺技術研究院,但并非“并入產品本部”,而是和產品本部共同組成“大研發體系”。造型設計院由原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負責管理,整車開發研究院由原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孫大興負責管理,平臺技術研究院由原廣汽研究院副院長梁偉強負責管理。
為何要向廣汽研究院“開刀”?
要強化集團級研發能力
廣汽集團指出,為適應技術及市場的快速變化,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汽車集成研發體系,驅動產品成功,該集團全面深化自主品牌一體化改革,重構自主品牌大研發體系,以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變革為核心,推動產品本部與廣汽研究院重組,以強化集團級研發能力。
通過改革,廣汽集團大研發體系整合了產品本部、造型設計院、整車開發研究院、平臺技術研究院及配套職能部門,旨在通過“市場+技術”雙輪驅動。產品本部將強化用戶研究職能,從市場洞察出發,主導產品定義與規劃,確保研發源頭精準匹配用戶需求;造型設計院統籌自主品牌造型DNA差異化設計,強化設計語言與市場需求的銜接;整車開發研究院聚焦產品集成與工程交付,與產品本部協同推進車型開發,縮短研發周期;平臺技術研究院專注三電系統、智能駕駛、電子電氣架構等平臺技術研發,賦能產品端通過技術創新與平臺模塊化應用降本提效。
更注重“市場+技術”驅動
工作流程會產生明顯變化
廣汽稱,此次建立大研發體系,引入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相比原來廣汽研究院的工作流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更加注重“市場+技術”的雙輪驅動,將產品開發從技術導向轉變為市場+技術導向,從依賴個人英雄轉變為可重復的組織能力。
相比之前,主要變化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強化需求管理、產品規劃、立項等流程,確保產品開發“做正確的事”;二是組建了跨領域的“重量級團隊”,打破傳統職能部門的界限,建立高效的協作機制;三是將產品開發視為投資行為而非單純的技術活動,通過階段性的決策評審點評估項目商業價值,及時終止投入產出比低的項目,確保資源聚焦于高價值領域;四是通過流程化和結構化的方法,將個人能力轉化為組織能力。廣汽希望通過大研發體系流程的構建和完善,更精準把握市場需求,提升產品競爭力。
上市12年扣非凈利潤首現虧損
根據廣汽最新產銷快報顯示,1-4月累計銷量48.75萬輛,同比下降10.22%。各子品牌來看,廣本和廣汽傳祺今年以來累計銷量分別同比下降21.48%和23.8%,今年接連推出重磅新車的廣汽埃安,銷量基本和去年持平,只有廣汽豐田同比增長3.2%。
同時,廣汽集團的財務壓力也不小。
2024年,廣汽集團營收1078億元,同比下降17%;歸母凈利潤8.24億元,同比降81.4%;扣非凈利潤虧損43.5億元,更是上市12年以來首次。
自從今年廣汽集團官宣馮興亞董事長掌舵廣汽以來,已滿三個月。此次拿廣汽研究院開刀,無疑是開啟“番禺行動”以來一項重要改革舉措,至于能否幫助廣汽集團盡快回到發展軌道,還有待市場考驗。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梁羅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