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三生
來源 / 節點財經
作為A股19家上市酒企中唯一一家外資控股的白酒企業,水井坊可以說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它背靠國際酒業巨頭帝亞吉歐,在白酒次高端市場摸爬滾打多年,14年里也換了7位一把手,但成績總徘徊在差強人意的階段。
根據此前發布的2024年業績報告,水井坊預計去年全年營收52.17億元,同比增長約5.32%;凈利潤13.41億元,同比增長約5.67%。同期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其營收9.59億元,同比增長2.74%;實現凈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2.15%。
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的當下,這組數據中規中矩,差強人意。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了幾年,2024年似乎也不例外。但是,隨著白酒行業持續調整,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水井坊這種“中等生”的日子還是否能夠一直維持現狀,已經成為一個問題。這一點在去年四季度的財報中有所顯現。
從最新的財報《節點財經》發現,2024年第四季度,水井坊營收為14.29億元,同比增長4.68%,但是,歸母凈利潤為2.16億元,同比下降12.40%。下滑主要歸因于公司在該季度加大了廣告宣傳和市場費用投入,同時邛崍新項目的投產也帶來了額外的攤銷費用。
眾所周知,第四季度往往是白酒銷售的旺季,而水井坊在此時的表現似乎有所反常。而在整個行業“過冬”的特殊時期,這樣的表現預示了什么,值得深入探討。
01 “死磕”次高端已經行不通了?
要研究水井坊,首先就離不開2006年開始入主公司的帝亞吉歐。這家全球酒業巨頭通過多次增持,最終在2013年成為水井坊的實控人。這讓水井坊有了雙重身份:既是傳承川酒文化的本土名酒,又是帶著國際化基因的“外資寵兒”。
帝亞吉歐的加入,一方面帶來了資金、技術和全球視野,另一方面,也讓水井坊在經營理念上與傳統白酒企業拉開了距離,在渠道營銷、內部管理等很多方面與同行有著明顯的區別。
在《節點財經》看來,水井坊最值得關注的點在于其產品結構上,其產品線不像茅臺、五糧液這種行業巨頭那樣,覆蓋高中低全價位,而是“死磕”次高端市場(300-800元價位帶),核心產品“臻釀八號”和“井臺”系列貢獻了80%以上的營收。
過去幾年,次高端白酒受益于白酒高端化的趨勢紅利,曾一度迎來爆發式增長。從2016年至2021年,次高端白酒收入復合年增長率約30%,在白酒產品中各價位段中增速最快。我們看水井坊的業績也可以發現,其營收在2016年僅為11.76億元,到2021年就達到46.32億元,翻了4倍。
但是,隨著白酒消費大環境的變化,夾在有里有面的高端酒與經濟實惠的中低端白酒之間,次高端產品的定位出現了一定的“尷尬”。這一點,從整個次高端白酒市場規模上也有所體現。而為了擺脫困境,2022年,水井坊重新推出了其中檔產品“天號陳”,定價268元,試圖尋找新的增長點。
其實,“天號陳”早在十年前就有了,如今再重新拿出來,難免給人一種“新瓶裝舊酒”的感受。當然,從效果上看,“天號陳”今年前三季度營收近2億元,同比增長超40%,說明中檔市場的潛力確實不小。
但是,目前這款產品的占比僅6%左右,還不足以扭轉大局。在產品結構上,水井坊的井臺、典藏等依然是營收主力,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34.57億元,同比增長1%以上,增速明顯放緩。所以,水井坊要擺脫增長乏力的陰影,還要在更多方面下足功夫。
02 “內卷”加劇,出路何在?
要理解水井坊的處境,還是先看看白酒行業的大背景。2023年以來,白酒進入深度調整期,白酒消費疲軟、產能過剩、庫存高企成了普遍問題。行業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博弈,頭部企業“強者恒強”,中小酒企生存艱難。
對于水井坊的加分項是,其在渠道和庫存方面的表現相對健康。2024年三季度末,存貨29.39億元,同比增加21%。雖然增長幅度不小,但這在行業普遍庫存高企的背景下也不算太夸張。更重要的是,水井坊堅持不壓貨,渠道庫存保持良性,動銷平穩。相比一些同行還在為消化高庫存頭疼,水井坊的“輕裝上陣”也可以算是個優勢。
水井坊能不能打好一個翻身仗,還是要看其主戰場,即次高端市場。在《節點財經》看來,次高端市場目前雖然增長乏力,但同樣存在一定的機會。在300-600元價位帶,隨著商務需求和大眾宴席升級,市場需求的彈性加大。如果產品能較好的迎合市場需求,也不是沒有增長的可能。
但是,不好的消息是,這一賽道的競爭也在加劇。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汾酒等頭部酒企紛紛下沉搶食,擠壓水井坊的空間。2024年三季報顯示,水井坊單季營收增速僅0.38%,遠低于2023年同期的21.5%。
當然,水井坊還有一個機會,就是嘗試進行國際化。作為帝亞吉歐的“中國名片”,理論上水井坊應該具備更好的出海優勢,但現實中其并沒有將理論落地。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水井坊海外營收僅0.23億元,雖然同比暴增112.16%,但占比不到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相比茅臺、五糧液等早已在海外布局多年的品牌,水井坊的國際化明顯慢了半拍。而面對這種局面,水井坊在2025年要做出什么改變成為了未來增長的關鍵?
03 14年內7換掌門,“走心”戰略靠譜嗎?
今年3月24日,水井坊在成都發布了2025年戰略,強調通過品牌、產品、渠道、文化和戰略投資五大維度,實現“跨越式發展”。其中,水井坊在會上透露,隨著商務宴請需求的逐漸降低,宴席場景更加細分,壽宴、升學宴、升職宴,以及具有地方區域特色文化宴席場景上漲,“走心”成為這輪消費者決策的關鍵詞。水井坊CEO胡庭洲還特別提到,要“投資于人”,與合作伙伴共營市場。
在《節點財經》看來,水井坊對行業的判斷并沒有太大問題,其策略如果用四個字概括,就是“穩中求變”。穩,就是繼續強化“井臺”和“典藏”的高端形象,同時加大“臻釀八號”的市場投入,確保次高端基本盤不丟。變,則體現在產品結構調整和營銷創新上,比如推出更多類似中檔酒“天號陳”的產品,迎合消費趨勢。
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水井坊的努力能否見效,仍需要結合其實際運作進一步觀察。其中,水井坊內部管理層的頻繁變動,沒少成為投資者口中的槽點。現任CEO胡庭洲上任還未滿一年,而過去14年,水井坊換了7位“掌門人”,平均每兩年一換。這種動蕩直接影響了戰略的連續性,也讓經銷商和投資者信心受挫。
此外,在渠道方面,水井坊的短板也很明顯。截至2024年9月末,其國內+國外共有53家經銷商,同期同等規模的酒企經銷商數以千計,相差甚遠。這或許和水井坊的經營模式有關,但過少的經銷商網絡限制了水井坊的市場滲透力,尤其是在全國化布局上,導致其遠落后于競爭對手。
目前,水井坊的品牌影響力主要集中在“5+3”核心市場(江蘇、河南、湖南、廣東、四川五個優勢市場,加上浙江、上海、天津三個潛力市場),其他區域仍相對較弱。如果行業繼續承壓,增長困境恐怕還會持續。2025年,水井坊會交出怎樣的答卷,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題圖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