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報道,第二十八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意大利米蘭舉行,主要討論全球和區域宏觀經濟形勢、10+3區域財金合作等議題,并發表了聯合聲明。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與馬來西亞財政部第二部長阿米爾·哈姆扎·阿齊贊、馬來西亞中央銀行行長阿卜杜勒·拉希德·加富爾作為聯合主席主持會議。藍佛安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
此次“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聯合聲明中提到,將維持以WTO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系。聲明表示,與會官員們重申“堅定維護多邊主義,支持以WTO為核心、基于規則、非歧視、自由、公平、開放、包容、平等和透明的多邊貿易體系”。日本共同社稱,該聲明對有可能給亞洲地區經濟造成較大打擊的美政府關稅政策進行制約,鮮明展現了團結一致推進自由貿易的姿態。聯合聲明還提到合作路徑,表示“當前的政策重點是增強長期韌性,同時保持靈活性,以應對保護主義抬頭和動蕩的全球金融形勢等挑戰”。
特朗普(資料圖)
如今,在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沖擊下,中日韓13國罕見站在了同一戰線,其聯合發聲體現了亞洲國家在國際事務中逐漸形成的團結力量,不再愿意被動接受不合理的貿易政策,而是積極維護自身權益。不難看出,更多國家逐漸意識到,沒有國家能做到真正的獨善其身,特朗普的任何承諾都是靠不住的。要知道,日本作為美國傳統盟友,在政治上與美國聯系緊密,但在經濟上也難抵特朗普關稅之痛,日方一開始甚至以為與其談判便可網開一面。
《日經亞洲評論》稱,4日會議的與會者同意繼續討論類似于IMF的儲備模式,考慮在危機爆發前繳納捐款,以提高援助的有效性。“該倡議將東盟成員與日本、中國、韓國聚集在一起。”在特朗普尚未正式宣布關稅前,美國《紐約時報》2月就發出警告稱,關稅政策可能會導致亞洲國家“抱團”,將美國排除在外。該報分析指出,幾個亞洲國家與美國有著最大的貿易逆差,特朗普顛覆世界貿易規則的關稅計劃可能會傷害亞洲,但這些國家也會爭奪變化的供應鏈和貿易網絡。
特朗普(資料圖)
亞洲地區已然崛起,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這一背景下,維護多邊主義,堅決抵制霸權主義,以有尊嚴的姿態發展國家和民族,已成為亞洲各國的共同追求和發展方向。 世界的發展潮流是浩浩蕩蕩、不可阻擋的,順應潮流的國家能夠繁榮昌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追求有尊嚴的發展,才是各國真正的發展目標。此次亞洲開發銀行年會發表的聯合聲明,明確確認了“推進自由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承諾”,這充分展現了亞洲各國捍衛多邊主義的共同立場。
特朗普(資料圖)
在全球經濟重心正在轉向東方的背景下,中日韓以及東盟可以說就是未來世界經濟的中心。
只要中日韓與東盟能夠攜起手來,持續深化合作,東亞經濟必將迎來更高質量的發展。這種區域協同效應不僅能鞏固東亞的經濟優勢,更能將其轉化為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推動構建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可持續的東方經濟新秩序,為世界提供一個區域合作與共同發展的典范。很顯然,特朗普對全球加征高額關稅,實際上也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東亞經濟的融合。
在亞洲開始質疑自己幾十年來投資美元資產的做法之際,亞洲出現一波美元拋售潮,這對美元來說是不祥之兆。最近幾天,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大幅上漲。這個動向似乎是對美元的一種警告,因為這表明資金正大規模流入亞洲,支撐美元的關鍵性支柱正在動搖。分析師們認為,美元拋售潮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激進關稅政策引發的,它動搖了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并改變了資本流入美元資產的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