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暮春時節的習水鄉村,庭院錯落有致,道路整潔通暢,污水處理設施有序運轉。這份煥然一新的鄉村圖景,源自習水全面落實“兩清兩改兩治理”要求,創新實施的“四定提四力”人居環境整治工程。
今年以來,習水通過定任務、定方式、定內容、定責任的系統化機制,全面提升統籌力、內生力、執行力、保障力,走出人居環境整治新路徑。目前,全縣已累計清理亂堆亂放13780處,完成改廁項目212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65.7%,多項指標位居遵義全市前列。
分類施策整治 全域攻堅破題
走進寨壩鎮習源村,曾經臟亂的村道溝渠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的道路。這一變化得益于鋪設的污水管網,它們如同“地下動脈”,將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統一收集,輸送至新建的污水處理站,確保污水達標排放,守護鄉村水環境。
“以前夏天污水到處流,現在環境整潔后還辦起農家樂。”習源村村民趙大爺介紹,現在污水有了去處,環境干凈整潔,村里還憑借優美的生態辦起農家樂,住起來舒心多了。
這只是習水人居環境系統性整治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習水縣構建“分類推進+全域覆蓋”的三級整治體系,將全縣209個村(居)劃分為三類,推動“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標準化、規范化開展,對1940處殘垣斷壁采取“拆除復墾+修繕改造”分類整治。目前全縣已完成180處整治,1136個村民組實現“一村一策”治理。
三動參與機制 激發全民參與
“沒想到整理自家院子還能拿獎!”習水縣溫水鎮婁底村村民冉婕在“最美庭院”評選中獲獎,她坦言,自從打造了美麗庭院,每天就好像生活在花園里,心情格外舒暢。
為提升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內生力,習水縣探索“宣傳發動+示范帶動+政策撬動”群眾參與機制:組織村級三支力量開展逐戶宣傳發動,召開群眾會3400余場,覆蓋26萬余人次;開展“最美庭院”“衛生家庭”評選,選樹典型328戶。同時,習水還創新“激勵+獎補”政策,設立專項獎補資金6300萬元,通過“項目投一點、政策補一點、農戶出一點”模式,引導群眾投入人居環境整治。
數據顯示,改廁項目中,群眾自籌資金占比57%,改圈項目群眾出資比例達62.5%。縣婦聯開展“四凈”家庭創建活動,培訓群眾400余人次,評選衛生示范戶328戶。這種“政府搭臺+群眾唱戲”模式,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
壓實責任鏈條 構建閉環管理
“每個整治點都有責任牌,進度還會每周更新。”在習水縣馬臨街道沔山村試點現場,“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推進專班組長羅成的手機里存著整治清單。
今年以來,習水縣委縣政府將“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建立縣領導包鄉鎮、部門包村、干部包組的責任包保體系。
縣農業農村部門統籌推進改廁改圈,縣水務部門主抓污水處理,縣住建部門督導垃圾清運……多部門聯動形成整治合力。截至目前,已有8個試點村成為全縣第一批“兩清兩改兩治理”試點村,為全縣整治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從“臟亂差”到“潔凈美”,從“環境美”到“發展美”,從“政府主導”到“全民參與”,習水縣通過“四定提四力”工作機制,探索出一條人居環境整治的新路徑。隨著6300萬元專項資金持續投入,到2027年全縣將實現二、三類村(居)整治全覆蓋,一幅美麗鄉村新圖景正在習水大地徐徐展開。(羅利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