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看著上層全是大顆好果,底下卻藏著爛果小果,這不是明擺著騙人嗎?”近日,市民王先生向本報反映,自己遭遇了商販表里不一、以次充好的消費欺騙行為。
事發當晚,王先生路過小區路邊水果攤時,被攤位上色澤鮮亮、顆粒飽滿的枇杷吸引。攤主報價25元一斤,稱枇杷“顆顆飽滿、新鮮直達”。王先生見上層果實確實大小均勻、表皮完好,便決定購買。攤主稱重時表示“帶籃子共兩斤多一點,給你算兩斤,收你50元”,王先生未多想便付款離開。然而回家后,他驚訝地發現,籃子下層的枇杷大多是損傷的小果,部分已腐爛變質,與上層“顏值”形成鮮明反差。
“花高價買了一籃子‘殘次品’,這不是欺騙消費者嗎?”王先生無奈表示,由于沒有索要交易憑證,且事發時間較晚,他擔心攤主不認賬,只能自認倒霉。之后與朋友交流時,王先生發現“上下兩層”的銷售套路并非個例,朋友也在別的地方也有過類似遭遇。
這種“一錘子買賣”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更透支著城市“煙火氣”的誠信底色。王先生表示,希望有關部門對路邊攤販的這種行為進行檢查處罰,同時也提醒市民在路邊攤購物要警惕商販以次充好的消費陷阱。
記者 楊雪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