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網報道:2025年5月6日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紀念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近日表示,今年中歐之間有很多重要議程。中方歡迎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適時聯袂來華舉行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雙方還將舉行戰略、經貿、綠色、數字等高層對話。林劍說,當前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強權霸權嚴重沖擊國際規則和秩序。世界在變,但中歐合作遠大于競爭、共識遠大于分歧、機遇遠大于風險這一基本事實沒有變化。
在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受到了歐洲各界廣泛歡迎和積極評價。對這個情況,有分析指出,中歐限制的解除,其實標志了美國建制派對中國多年的“合縱連橫策略”徹底破產。歐盟的經濟已經陷入困境,再加上難民、俄烏沖突、制造業流失等因素的影響,處境持續惡化。在這種局面下,歐盟只能貼近中國。早前,中國和歐盟在電動汽車領域達成了重要共識。
歐盟會議(資料圖)
近日一些跡象表明,歐盟領導人傾向于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而不是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結盟。在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的舉措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很快跟中方通話。此前曾就美國關稅措施向特朗普總統發出嚴厲警告的歐盟委員會發表官方聲明稱:“針對美國關稅造成的廣泛混亂,馮德萊恩強調,歐洲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市場,有責任支持建立在公平競爭基礎上、強有力的改革貿易體系。”
就在這時,美國態度也快速轉變。美國副總統萬斯7日對歐洲人采用了比過去更加和解的語氣。他說,美國和歐洲是在“同一個團隊”。據報道,萬斯在華盛頓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框架下的一場討論會上宣稱,“我依然堅定地認為,美國與歐洲始終是在同一個團隊”。他表示:“我始終認為這一聯盟至關重要,但要讓其真正發揮重要作用,讓我們成為彼此真正的朋友——我也確信我們已是真正的朋友——我們就必須直面那些重大議題。”
美國副總統萬斯(資料圖)
這是他上任以來最具“親歐盟”色彩的表態,也是在此前一系列冒犯性言論激起歐洲嘩然之后的“語調回調”。就在三個月前,萬斯還在德國慕尼黑痛批歐洲言論自由倒退,甚至贊賞德國極右翼“選擇黨”提出的民粹立場,令整個歐盟外交體系震驚不已。今日卻突然轉口稱“歐洲與美國是朋友”,不禁讓人質疑:是情感真變,還是策略使然?答案顯然傾向于后者。隨著美國對全球戰略重心轉移至印太和中東,歐洲早已不再是“核心盟友”,而更像是戰略延伸的“看門人”。
令白宮猝不及防的是,近日,德國總理默茨訪問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以及北約秘書長呂特分別會談。這也是默茨首次以德國總理的身份訪問布魯塞爾。當天,馮德萊恩與默茨舉行會談并發表聯合聲明。聲明稱,歐盟正在就關稅問題與美國通過談判尋求達成一個平衡、公平、互利的解決方案。默茨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達成一項互惠互利的“零關稅”協議。
歐盟(資料圖)
此前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意大利米蘭落下帷幕。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措辭罕見嚴厲:“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將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負,導致經濟分裂。”雖然未直接點名美國,但聲明明確針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在公開演講中直言:“經貿關系不是零和游戲,濫施關稅損人害己。”他透露,中國正與拉美、非洲國家商簽自貿協定,構建“去美國化”的貿易網絡。2024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實現了12%的增長,占中國外貿總值的4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