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對陣TT的比賽引發的報點風波終于隨著官方語音公布而平息,此前因TheShy首個職業生涯五殺和終結四連敗的喜悅,被二路解說炫神暗示現場觀眾報點的言論所沖淡,一度引發網絡激烈爭論和粉絲不滿。
錄音明確顯示,關鍵瞬間并非外界所猜測的觀眾報點,而是Rookie敏銳的游戲意識在起作用,他在察覺妖姬消失后才有意識地釋放技能。等到妖姬出草叢,現場才出現吶喊聲,有非常明顯的延遲。這一證據直接粉碎了借助外力的指控,也證明了職業選手的游戲理解和危機意識往往遠超普通觀眾的想象。
然而語音曝光不僅平息了一項爭議,卻也無意中揭露了iG團隊內部的另一個隱患,那就是溝通不暢與打法分歧。在一次關鍵團戰中,TT的ADC殘血,Meiko指揮說:別追了,打龍吧。而TheShy非常急躁地表示:不是啊,要追!這波團戰最終iG成功地一換五。短短幾秒的交流分歧,或許正是iG近期表現不穩定的縮影。
iG的陣容構成其實帶著非常明顯的不同隊伍特色,野輔出身EDG,更擅長運營和打節奏。而Rookie和TheShy打法則延續了iG的激進風格。本來在建隊之初,預想的是兩種風格可以互補,結果到了實際的比賽,卻變成總有人脫節。Meiko習慣了EDG那種精準控制、穩扎穩打的風格,而TheShy則是以兇狠激進、不計代價的打法聞名。
在第二賽段,iG的表現極端不穩定,在一個BO3里面經常能夠小局打出優勢,然后接下來潰敗。除了選手年齡普遍變大以外,關于團隊指揮這方面也能感到到隊伍的割裂,在運營和單帶經常會出問題。目前來看,TheShy和Rookie雖然操作不比巔峰,但是團戰的嗅覺一樣很強,經常能夠抓出對方的弱點。而Meiko經常在語音里面給不了關鍵信息,在一支職業戰隊中,輔助通常是戰場指揮的核心,這一點的缺失令人憂慮。
體壇周報記者王瑋晨微博銳評:聽IG的語音,感覺也是跟BLG之前一樣的問題,指揮的人和其他人風格沒那么統一。這一評論直指問題核心,狀態波動與打法沖突,使得iG在關鍵決策上常常出現分歧,導致團隊協作不夠流暢。比如何時該激進追擊,何時該保守后撤,隊內似乎尚未形成統一認識。
目前iG在登峰組6勝7負,而且后半成程有明顯的頹勢,這樣下去離建隊之處的目標所差甚元,如何讓不同風格的選手形成化學反應,成為iG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看起來iG還是更適合亂戰,而非運營,因為這支隊伍缺乏運營的資本。相反,如果TheShy玩坦克英雄把團開起來就很好贏,如果一味打節奏反而落入了下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