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傳喜訊,中美聯合聲明簽了。港股尾盤飆升,美股期貨全線上升,德股創新高,金價大跌。
中美經貿關系破冰的信號,對世界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那么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呢?我們贏了沒有?后面還會不會繼續打?對金融市場有啥影響?
大家最關心的10個問題,我們一一來解答。
第一個問題,聯合聲明簽了啥?
聲明的內容可以看作兩步。
第一步,回滾,關稅滾回4月2號關稅大戰前的水平。
第二步,雙方各額外加10%,原因是特朗普對選民承諾的全球普加10%,這個底線他不想打破,而我國強調公平,所以也就跟了10%。
此外,雙方還有24%的關稅要不要收,留90天的談判期。
第二個問題,那么關稅是多少呢?
我看有人說美國收30%,中國10%,原因是美國保留了20%芬太尼關稅,所以等于20% + 10% = 30%。這是不對的。
因為回滾之前的關稅并不止是芬太尼關稅,中國對美國也不是0關稅。在芬太尼之前,中美互收的關稅水平,都平均20%左右。
2025年初,特朗普一上任,以芬太尼為理由,加了20%,達到平均40%。而我國有反制,對煤炭、天然氣、雞肉、小麥這些收15%,對機械、汽車、石油、大豆、豬肉等收10%。
面子上好聽點,沒有普征,但你要知道,美國最重要的出口品也恰恰是這些,所以里子上加到關鍵位置,平均一算,也快接近10%了。
所以回滾后,是滾到美國關稅收20% + 20%,中國關稅收20% + 10%不到,滾回到這個位置,然后再雙方各加10%。
第三個問題,現在的結果,對我國的外貿影響大不大?對進口能源和農產品,對我國豬肉價格影響大不大?
這取決于替代效應。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有兩類,第一類是高端工業品,手機、電視、電腦、微波爐這類,目前50%的關稅依然有競爭力,影響不大。
第二類是衣服、鞋帽這類低端品。這類本應該是關稅影響較大的,但因為美國這幾年通脹特別高,導致中美之前的差價在增大,反而關稅容忍空間也在增加。
所以昨天聯合聲明一發出來,國內的外貿企業已經全都開香檳了。
反過來,美國對我國的出口呢?恰恰在能源和農產品上,全球產地國家還挺多,全球價差也不大,所以即便關稅回滾之后,影響也依然很大。
我國訂單已經替換到南美的大豆和牛肉,還有阿聯酋的天然氣上了,訂單很難逆轉回去。
所以美國的損失,恐怕不是和談能挽回的。
第四個問題,前面計算完,大家會意識到,美國輸了,所以問題來了,如果美國輸這么慘,為什么還要簽?
首先,美國確實輸了。因為當初打關稅戰的目的,是為了用此為籌碼,從全世界薅羊毛,現在羊毛沒薅到,得到一個回滾的結果,等于對中國的戰略目標失敗了。不僅讓全球都意識到,美國在中國面前已經占不到便宜了,也加速了美國信譽貶損。
如果這種漲他人面子、失自己威風的局面還不算輸,什么才算輸?但美國為什么認輸?總不可能是良心大發吧,我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第五個問題,美國就這么認輸了嗎?
不會。還是那句話,當初打關稅戰目的就是為了薅全世界羊毛,現在從中國沒薅到,只會造成兩個結果。
第一,從其他國家加大力度薅,才能補得上窟窿。后續,小日子,東南亞,歐洲,中東,南美,你們都有好日子嘍。
第二,從中國,這種方式薅不到,還要想其他方法薅。雖然美國也沒什么牌了,沒有牌,想辦法再造唄。
在繼續吃大虧之前,他們不會在心底里生出恐懼感,在沒有害怕之前,惹事這件事是不會停的。我的話放在這。
第六個問題,既然美國贏不了,為什么我國不趁機,宜將剩勇追窮寇,追著他們使勁打呢?
答案就在最后那句“采取上述舉措后,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系進行協商”,這等于給全世界在提醒。
中美和解內容的越多,留給其他國家的壓力就越大,籌碼就越少,局面就越被動。余下的各個國家,窗口期壓力很大,要不要增加一個朋友呢。
所謂政治,就是把盟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所以為什么和談呢。因為現在還在廣交階段,而不是總攻階段,沒必要打打殺殺的。
第七個問題,政治上短期有哪些預期?
答案是,關鍵點就在上面的廣交階段。最大的收獲肯定不是跟美國的和談回滾,而是以此為契機,而增加的對歐,對“一帶一路”,對東盟等,很多地區的談判籌碼。
比如國產大飛機的適航證,比如國產電動車的出口問題,乃至中歐投資協議,一定會有一些重大的成果在近期展現出來。
第八個問題,經濟上短期有哪些影響?
還記得嗎?我可是在4月22號就提示大家黃金要回調了。
在內部粉絲圈子里一遍又一遍發文告訴大家,不要抄黃金的底等等,無數圈友為之受益。
目前短期內所處的階段,正是我在圈子里講過的,美股處在下跌中的回調階段,黃金處在上漲中的回調階段,現在的市場反應,是不是圈子里提前預判過的一摸一樣?趨勢就像是海浪,一浪接一浪。我們目前看到的一個浪花中的階段而已。
第九個問題,政治上,長期有哪些預期?
我們前面講的,跟各個國家的談判,并不是想要趁他們難受的時候,趁機占他們便宜。
我國自古以來最大的政治智慧,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的目的是維護全球霸權,收割全球,打壓一切能發展上來的國家。而我國的目的,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不斷發展生產力,帶領全球進入新的社會階段。
這種目標下,我們是希望越來越多的國家變得更富裕的。想要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要有一些示范效應出現,就如同巴基斯坦使用中制武器起到的示范效應一樣,才能讓全球更大范圍接受我國的理念。
所以,我們圈子里去年分析的,做外貿,應該開始著重重視哪幾個國家?甚至于說,如果你覺得國內太卷了,想要去哪些國家發展?這些建議還是行之有效的。
文末掃二維碼查看
因為需要培養起若干國家在未來20年以5%以上的經濟增速快速發展,達到富裕國家水平,從而證實中國的方式方法行之有效。這是陽謀。這個過程中,也會改變一些人的人生命運。
第十個問題,經濟上,長期有哪些預期?
現在還是廣交階段,不是總攻階段。經濟上我國依舊希望有全球有繼續發展生產力的平穩契機的,所以不要想著6月的美債有什么大爆點,希望美國平穩也是全球平穩的一部分。
然而長期看,我國必須要繼續發展生產力,我國還在走一步一個腳印的路線。圈子里會后續會追蹤解讀“十五五”規劃,這將會繼續影響一批人,一些行業。
而國際資本也很可能要抓緊這次喘息窗口來回回血,做出相應的調整。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判定這只是回調。
同時,從4月2號開啟關稅戰,到5月12日低頭,到6月老美肯定要不遺余力的努力賣債,到7月大概率要繼續上調美債上限,指不定上調到40萬億等等一系列事件,外界一定會更加加速懷疑老美內部的危機是不是有點高壓鍋快要捂不住的感覺。隨之而來的,一定是國際資本對全球布局的重大重新分配。
我們圈子里給大家更新的國家戰略布局,要開始重視某個市場,讓大家把年初沒聽到我勸,讓離開美元美股卻沒跑的資金,早日移到一個更受重視的市場上。面對長期大趨勢的轉變,這些勸告一定要聽到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