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alk君
大家好,我是talk君
十年前,一位河南女教師用10個字炸開了千萬人的精神圍城。2015年4月,顧少強在河南省實驗中學的心理課上,寫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
這封被稱為“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在24小時內刷屏全網,引發超2億次討論 。
如今十年過去,那個被貼上“自由斗士”標簽的顧少強,過的怎么樣了?她是否活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又或者,她后悔了嗎?
時間撥回2015年,辭職前的顧少強,是學生眼中最受歡迎的心理老師。2004年從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畢業的她,在河南省實驗中學深耕11年,用專業疏導過上千名青少年的困惑。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位模范教師在課余時間有著“瘋狂”的一面:因為熱愛王菲,下班她后化身酒吧駐唱;即便只有一天假期也會帶著母親和姐姐“打飛的”到北京追戲曲演出。
真正點燃辭職導火索的,是2015年那學期的最后一節心理課??粗鴮W生們給兩年后的自己寫信,35歲的顧少強也在想象20年以后的生活會怎么樣,仍然是朝九晚五、日復一日的生活嗎?她突然意識到:
“55歲退休時,我的人生難道只剩下重復?”
站在學校的樹下,陽光穿透枝葉的瞬間,她用了20分鐘做出改變命運的決定。
“在在構思辭職信時,我想到曾看過一本書里寫,“世界很大,如此浩瀚,來一趟不易”,以此為靈感,我寫下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顧少強說。
很快,顧少強帶著1.1萬元積蓄,開啟了一場并非傳統意義的旅行。
在成都青旅8人間里,她發現同屋4人有3個是辭職旅者;她會穿著旗袍在烏鎮的河邊給朋友寫明信片,會和當地的客棧老板學包粽子;在四川街子古鎮,她每天背著竹筐趕早市,與當地的菜販討價還價。
這場看似“躺平”的出走,實則是場生活實驗——她要在煙火氣里重建人生坐標系。
最后,她選擇青城山腳下的街子古鎮,作為她的理想國。2015年10月,她與云南旅途中相識的丈夫于夫結婚,將破舊民房改造成民宿,名為“遠歸”,寓意走得再遠,都能找到回去的路。
開民宿容易,運營難,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作為掌柜要學會八面玲瓏,刷馬桶、修水管、安撫醉酒客人,曾經的教師成了全能掌柜。
再后來,女兒“小魚”的出生讓生活更添詩意,也讓顧少強心甘情愿的做一個小鎮姑娘。
當然,除了詩與遠方,顧少強也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輿論風暴。
最初全網贊譽她是“追夢勇士”,當人們發現她開客棧、結婚生子時,畫風突變:“說好的看世界,怎么活成家庭主婦?”面對質疑,她說……
我不認為一直旅行、打卡世界各地才算是看世界。在我看來,旅游不只是打個卡,而是體會、融入當地人的生活。
網友覺得我當年立下豪言壯志,要去看看世界,但一個人怎么能看完整個世界呢?只要我有錢、有閑、有心情,我就往前走,這是終生目標,現在也沒有停下?!?/blockquote>后來遇到疫情,民宿運營遇到困難, 顧少強也再次回歸老本行,開始做線上心理咨詢,幫助遠在國外的留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最終讓 顧少強選擇“回歸”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母親的身體不適,不能適應南方的環境,于是2021年,她帶著母親和女兒又回到鄭州,并將事業的重心再次放在了線上心理咨詢。
有一次直播做心理咨詢時,有網友問 她是否 后悔當初辭職的決定嗎?畢竟丟掉一份“鐵飯碗”,代表著丟掉了一份安穩。顧少強則說:
這十年中遺憾可能會有,但是不多,但后悔肯定沒有。如今的顧少強,做視頻、直播、心理咨詢、參加脫口秀,他仍在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斷探索。
回過頭看,顧少強故事沒有逆襲爽文式的結局,卻留下更珍貴的啟示:世界不在遠方,而在重新定義生活的能力。
當她在直播間教家長“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十年前那個寫辭職信的心理老師,其實從未離開。正如她自己所說:“看過世界的眼睛,才能教孩子看見內心。”
這或許才是詩與遠方最真實的落地方式,將出走的熱血,沉淀為經營日常的智慧。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均源于網絡
趕緊關注視頻號@一刻talks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