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體商旅”融合發展,天津多個民生工程建設施工現場依舊熱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用勤勞與汗水鑄就項目早日竣工,從而造福周邊群眾。
距離“京津綠肺”寧河區七里海國家濕地自然保護區不遠的樂善村,惠及1600余戶居民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及鄉村道路硬化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走在鄉間,空氣清新自然、道路整潔美觀,綠樹紅磚瓦房映襯下,美麗鄉村近在眼前。
潮白河畔·樂善水鄉建設項目是寧河區14個環七里海合村并居項目之一,位于北淮淀鎮樂善村,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污水管網24.9公里、戶廁改造1502套、一體化污水處理站2座、道路修復提升29公里。該項目在規劃中融入了“民生+生態+文旅”概念,是寧河區“農文體商旅”融合發展的重點項目。
“正是得益于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當地正謀劃發展民宿項目,壯大鄉村經濟。”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寧河項目部副經理楊文介紹,前幾年,京津冀地區最大規模的農村真空污水處理系統在寧河區造甲村建成,對改善當地環境,提升周邊濕地與河道水質起到了重要作用。延續前些年施工經驗,項目部又在樂善村及大王臺村實施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對環境的改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
記者在大王臺村探訪了負壓污水處理站的運行情況。在村頭走進一處位于地下的站房,這里雖然空間不大,但負壓設施及污水處理裝置一應俱全。寧河項目部負責技術支持的田全告訴記者,僅此一處站點,每天就能處理250噸的生活污水。
如今,這些污水處理設備均實現了自動化運轉,隨著大王臺村多個生活污水處理站點的建成,3400余戶居民將告別昔日雨污橫流,到了夏日河溝里臭氣熏天的局面。環境改善了,鄉村的美好生活更有盼頭。
相距不遠,同樣由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承建的武清區王慶坨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項目新建與改造工程正在加緊建設。
王慶坨被譽為“自行車小鎮”,轄區內擁有大量自行車相關的生產配套企業,產業園區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也會產生大量工業污水。再加上生活排出的污水,這些都將給區域環境帶來負擔。為此,該施工項目將新建第三污水處理廠,建筑面積為1842平方米,同時改造提升第二污水處理廠。項目投用后,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將從目前的5500噸增長到15000噸,助力區域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董作偉是負責現場的勞務工長,在施工一線帶領工人開展修砌配套建筑、刷防腐涂料等工作。“趁著施工條件好,大家都鉚足了勁加快進度,爭取早日完工。”
民生工程屬于良心工程,施工全流程馬虎不得。在項目總工傅強看來,王慶坨鎮所在的武清區屬于京津冀三地交匯點,區位優勢凸顯,在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環保問題同樣不能忽視。“推動污水處理廠能夠早日投產,對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對此,項目部責無旁貸,要盡全力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