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岳陽市中心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緩緩停止運轉,湖南理工學院大四學生王俊濤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這位22歲的青年用近300毫升“生命種子”,為千里之外的血液病患者點亮重生曙光。這也標志著中華骨髓庫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突破20000例。
時針撥回2021年夏
剛成為機電系素質拓展
實踐部學生干部的王俊濤
在校園獻血車上迎來命運轉折
“當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訴我
造血干細胞捐獻不是抽骨髓,
而是像獻血一樣安全?!?/strong>
這個認知打破了他對捐獻的畏懼
更在心底埋下“挽救他人生命”的期許
2025年2月春節前夕
一通來自中華骨髓庫的電話
讓這份期許照進現實
面對數萬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
王俊濤當即作出決定
“如果幾天時間能換別人一生希望,
這就是最值得的‘投資’?!?/strong>
經過HLA高分辨分型確認
體檢、注射動員劑等準備
采集當日
王俊濤看著血細胞分離機
指示燈規律閃爍
他的內心格外平靜而堅定
他知道每一滴采集出的造血干細胞
混懸液都承載著生的希望
正向著遠方那個亟待救助的生命奔去
當醫護人員宣布采集成功的那一刻
他感覺就像答辯結束后
聽到導師宣布“恭喜你,通過了”一樣激動
“如果說大學生活是一場豐富的課程,
那么捐獻造血干細胞
無疑是我大學四年
最特別、最有意義的‘選修課’。
當看到許許多多工作人員,
為救助他人默默付出、不懈努力。
而我,有幸成為這個
愛心鏈條中的一環,
這讓我無比自豪。”
王俊濤這樣形容這段特殊的經歷
“這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
手捧編號“20000”的
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證書
王俊濤真誠地呼吁
更多年輕人能加入中華骨髓庫
一次挽袖之舉
或許就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曙光
王俊濤同學
在學習和救人這份雙重“答辯”中
相信你都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好樣的,少年!
謝謝你!
來源:岳陽晚報全媒體 記者 羅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