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得滿頭是包的印度又出手了,只不過這次是要對美國“開戰”了!
大家也都看到了,在特朗普揮起關稅大棒之后,印度這個曾經跪舔美國最積極的“好學生”,今天突然宣布要對美國的產品增加關稅。這出戲碼,簡直比印度寶萊塢的電影還要精彩。
一、跪舔的代價:印度的“屈辱史”
特朗普突然掀起關稅大棒之后,印度、越南等一些經濟出口上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的國家紛紛緊急宣稱不對美國發起反擊,并且主動要降低對美國產品的關稅。
以至于特朗普得意洋洋地宣稱,看看,他們都爭著來舔我的屁股,沒錯,印度就是在緊隨越南之后,第一批搶著去舔美國屁股的那一波。
特朗普一看印度如此軟弱,樂的鼻涕泡都出來了。索性來了個吃柿子專撿軟的捏,收割起印度毫不留情。美國不僅對印度的鋼鋁產品加征關稅,還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GSP)貿易地位,波及價值約 56 億美元的 2900 余種印度輸美商品。
印度的“跪舔” 策略不僅沒有換來美國的恩賜,反而讓自己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
二、邊境戰爭的背后:美國的“慫恿” 與 “背叛”
除了投降反被收割以外,印度這次執意發起和巴基斯坦的邊境戰爭也和美國的背后慫恿不無關系。赴印度訪問的美國副總統萬斯為莫迪加油打氣之后,讓印度爆發的小宇宙更加膨脹起來。
克什米爾恐怖襲擊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個站出來公開支持印度,莫迪老仙一看原來美國和大毛都支持我,還怕個什么嘛,所以腦子一熱就開干了。
然而,現實很快給了印度一記耳光。巴基斯坦的組合拳讓印度損失慘重,而美國的態度卻來了個180 度大轉彎,特朗普直接跳出來表態和我無關,并且還聲稱停火都是我做的斡旋和努力。
這一下,印度真急眼了,罕見的直接公開打臉特朗普,聲稱停火是印巴雙方自行決定和特朗普無關。
這場邊境戰爭,暴露了印度的戰略短視。印度以為有美國撐腰就可以為所欲為,卻沒想到美國只是把它當作制衡熊貓和巴基斯坦的棋子。
當印度陷入困境時,美國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它。這種“過河拆橋” 的行為,讓印度徹底看清了美國的真面目。
三、關稅反擊的虛張聲勢:印度的“無奈之舉”
正在此時,熊貓家和美國突然宣布達成關稅協定,而跪的姿勢最標準的印度卻沒有這個待遇,以至于讓印度也更加不滿了,也讓印度自己覺得他也行了,再加上對美國在印巴沖突當中的不滿,以至于讓印度氣從中來,5月13日,印度突然宣布也準備對美國的產品增加關稅。
然而,印度的關稅反擊不過是虛張聲勢。因為印度的經濟結構決定了它在關稅戰中處于劣勢。印度對美出口占GDP 的 2.3%,且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產品上。一旦美國采取反制措施,印度的出口將遭受重創。
四、注定失敗的結局:印度的“戰略困境”
印度對美國發起關稅反擊戰注定又是被美國最終收拾的下場。首先,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遠超過印度,印度在貿易談判中處于弱勢地位。其次,美國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對印度進行反制,例如限制印度的信息技術服務出口、加強對印度的投資審查等。
最后,印度的國內政治和經濟問題也制約了其關稅反擊的能力。印度的高失業率、營商環境差、供應鏈依賴中國等問題,使其在關稅戰中難以承受長期的壓力。
從跪舔美國到印巴戰爭,從跪舔美國再到關稅反擊,印度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戰略短視和政治投機。印度以為可以通過“戰略自主” 來平衡大國關系,卻沒想到自己早已陷入了大國博弈的漩渦。
在這場關稅戰中,印度不僅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還可能進一步削弱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
歷史終將證明,靠軍事冒險和貿易投機來實現國家崛起,不過是一場白日夢。而印度,注定要為自己的莽撞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