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本是一個家庭的支柱,對妻子有責任,對孩子需關愛,這是一個家庭走下去的力量。
然而,有的父親年輕時自私和冷漠,在兒子最需要支持和陪伴的時刻選擇忽視,以至于父子關系一步步走向深淵。
人終有一老,此時會突然發現,沒有親人陪伴是多么可怕。
想要尋找那一份丟失的親情,想要試圖彌補孩子丟失的父愛,卻發現兒子已不再愿意回頭。
侯鐵成就是這樣一個人!
01
侯鐵成出生在一個干部家庭,父母收入十分不錯,所以家庭經濟較好。
家中雖有不少孩子,但他卻是唯一的男孩,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可想而知有多受寵愛。
談不上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也是百般被寵愛,被視若珍寶。
家里有錢,又有人疼愛,侯鐵成的童年幾乎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
在家里他是小皇帝,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動手,張張嘴,父母就會無條件滿足所有需求。
從吃穿用度,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在學校,侯鐵成是班上的“頭號刺頭”,不喜歡讀書,還經常逃課。
經常帶頭欺負其他同學,罰站、叫家長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一言一行透露著霸道和自私。
老師也不是沒有找過家長,侯父侯母總是表里不一。
背后怒斥孩子,真見到孩子又總是護著,甚至覺得老師小題大做。
這種畸形的教育方式,讓侯鐵成慢慢覺得,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反正出了事情有父母給自己“擦屁股”。
他的行為越來越肆無忌憚,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
在學校這樣,在家里更是如此,最終侯鐵成輟學了。
沒有文憑很難找到好工作,這是對普通人來說的,侯鐵成有一個好爹,完全可以“拼爹”。
在父母的幫助下,他被安排到一個單位工作,工作穩定且輕松。
侯鐵成散漫慣了,平時并不喜歡工作,工作時間公然玩樂,還經常遲到、早退。
但架不住人家家庭背景深厚,領導和同事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父母的安排下,侯鐵成與一個女子結了婚。
妻子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子,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向往,對這個新家庭付出許多。
侯父侯母認為,兒子娶了媳婦、成了家,或許就會改變以前懶散的習慣,真真正正長大獨立。
現實卻恰恰相反,他雖對新婚感到快樂,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從小養生的性格沒有絲毫改變。
甚至妻子生下兒子后,為了逃避自己的責任,經常找借口不回家。
說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一個上班都經常遲到的人會加班工作嗎?很顯然這是借口。
這還不算完,沒了父母的管制,侯鐵成工作之余不是打牌喝酒,就是花天酒地,根本無心家庭。
一個月30天,他恨不得31天都在外邊瀟灑,妻子對丈夫的冷漠感到失望,但依舊想挽救自己的家庭。
奈何,無私的付出并沒有換來丈夫的回頭,妻子忍無可忍提出離婚。
02
以往對孩子不管不顧的侯鐵成,離婚時卻執意爭奪兒子的撫養權,妻子無奈妥協。
本以為侯鐵成良心放下,想要彌補兒子以往缺失的父愛,事實證明“黑的永遠都是黑的”。
他一如既往地打著“應酬”的名義在外邊瀟灑,擔著父親的名頭,一點父親的責任都沒盡到。
從妻子那里爭來的只是撫養權,孩子依然跟著母親生活,即便侯鐵成偶爾回家,對兒子的關心也只是三言兩語。
家庭破碎、缺乏父愛,孩子從小性格內向,不善表達自己的情感,
兒子小學時,體會到的父愛只是表面的,父子之間每天只有零食、玩具,從沒有正兒八經的交流。
學校要開家長會,父親從來沒來過,總是母親站出來撫慰兒子的情感。
哪怕母親生病,也不會推脫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可侯鐵成卻不同。
總是找各種借口推脫,以至于兒子對這個父親從期待變成失落,從失落變成失望。
侯總的生活玩的很花,當他想要回頭彌補兒子時,卻發現兒子已經獨立,不再需要父親的幫助,父子關系漸行漸遠。
時光如白駒過隙,兒子很快出眾畢業進入高中,成績十分優秀,是重點班的好學生。
別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十分上心,侯鐵成的生活一如既往,心思絲毫不在兒子身上。
甚至于在高考前夕,他居然帶著一群朋友在家里打麻將,吵鬧聲讓孩子根本無法復習功課。
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兒子第一次對著父親發脾氣,侯鐵成卻不以為然。
兒子順利考上大學,母親為兒子感到高興,父親卻一臉無所謂的表情。
大學生活節奏很快,學費、生活費都很高,父親卻多次不給打錢,還讓兒子向母親去要。
大學期間,小侯不僅要面對繁重的學業,還要為生活費發愁。
母親的生活也不寬裕,只能盡其所能給一部分錢,大部分收入還得靠自己。
大學幾年,小侯洗過盤子、刷過碗,吃了很多苦頭。
即便如此,也沒有再向父親低頭要錢,甚至生病住院,也不愿去聯系。
總的來說,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侯鐵成的生活充斥著各種瑣碎的應酬,卻少有兒子的身影。
大學畢業后,小侯離開了家鄉,去了大城市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這不僅是對過去生活的告別,也是對父親的徹底割舍。
小侯有文憑,又比較努力,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漸漸站穩腳跟,日子過得風生水起,與父親幾乎16年沒聯系過。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多年前侯鐵成辭掉了自己的鐵飯碗,之后自己做生意。
可他哪里有那個吃苦耐勞的勁頭,最后生意不僅沒賺到錢,還賠得血本無歸。
人都有老的一天,也都有被清算的一天,侯鐵成就是如此。
03
難過半百的老侯,身體漸漸不如從前,甚至還患上了嚴重的心梗,健康狀況急劇下滑。
也就在這個時候,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想到多年沒有聯系自己的兒子。
可多年來沒有任何往來,他早已不知道兒子家住何方,更不知道他的聯系方式。
通過多方渠道去打聽,依然沒有任何結果,似乎兒子從茫茫人海中消失了一般。
隨著身體的不斷惡化,或許是害怕孤獨,或許是害怕老無所依,侯鐵成一直沒有放棄,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見兒子一面。
機緣巧合下,他了解到一檔尋親節目,希望借助媒體的力量找回兒子。
根據侯鐵成提供的信息,節目組開始尋找小侯的下落,最終找到他所生活的城市。
當節目組說明來意,并且傳達老侯的歉意,希望能再見他一面。
小侯卻沒有絲毫觸動,仿佛多年前父親對自己的冷漠歷歷在目,學生時代的孤獨與無助,讓他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父親沒有絲毫親情。
節目組反復勸說,希望能給父親一次道歉的機會,小侯最終還是拒絕了。
他平靜地說道:“我已經習慣了沒有父親的生活,也不再需要他的關心和愛護,請不要再找我,我希望能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節目如期舉行,舞臺上大屏幕后面的大門緩緩打開時,侯鐵成滿懷期待地等待著兒子的出現。
可惜的是,大門之后是空的,沒有任何身影。
主持人則拿著一段錄音,當著侯鐵成的面播放出來,聽著那段冰冷的錄音,聽到兒子堅定的拒絕。
他終于意識到,多年來的冷漠與忽視,已經讓自己失去了兒子。
那一刻,侯鐵成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孤獨與痛苦,淚水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但是這又能怪誰呢?是他親手切斷了與兒子的情感紐帶,這種傷害是無法彌補的,世間也沒有后悔藥。
侯鐵成在舞臺上站了很久,其實他早已料到這個結局,只是心中難以接受罷了。
他主觀上存在僥幸,認為兒子會重視血緣關系、父子關系,卻被現實狠狠地打了臉。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生而不養,斷指可還,未生而養,百世難還。”
由此可見,養育之恩很多時候大于所謂的血緣關系。
節目結束后,侯鐵成深深鞠了一躬,隔空向兒子表達歉意,然后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離開舞臺。
據悉,回到家后他整天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客廳里,孤獨、無奈……更多的是悔恨。
曾幾何時,侯鐵成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只是最后被他一點點摧毀。
這樣的事情不僅發生在侯鐵成身上,現實中有很多例子,
親情的斷裂并非一夕之事,是多年來冷漠與疏遠的結果,幸福的家庭需要用心、用感情去經營,切莫等到失去時才追悔莫及。
年輕不知老來悲,步入中年仍狂為。老來生病想起仔,親仔念父萬念恢。
對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參考資料:[等著我]16年了 你還認我這個爸爸嗎?_CCTV節目官網-CCTV-1_央視網(cctv.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