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是美國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的重要市場。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ask)在美國國內引發的爭議,并未影響到他在東方的生意。但現在,這家全球電車先驅企業,也開始在與中國車企的競爭中變得愈發無力。德國《明鏡》周刊相關報道,現編譯如下:
特斯拉正在全球范圍內承受壓力。在歐洲,特斯拉在瑞典、德國、法國的銷量出現了歷史性的下跌。在本土市場美國,這家全球范圍內市值最高的車企,因馬斯克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而備受爭議。只有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電車市場,特斯拉去年的銷量仍實現上漲。但到了今年,情況變得不盡人意。
▲圖源:Getty Images
在中國,大約160余家車企正在進行激烈的競爭。毫無疑問,這樣的競爭也威脅到了特斯拉。根據中國官方數據,特斯拉今年的在華銷量低于去年同期。具體來說,其今年1月至4月共在中國售出163338輛汽車,同比減少0.3%。伴隨著中國市場對電動汽車需求的快速增長,特斯拉的市場份額降至第五——2023年曾位居第二,2024年仍為前三。
▲圖源:Getty Images
來自其他西方國家的汽車品牌更難以跟上比亞迪、吉利的發展腳步。長期以來占據中國車市龍頭老大地位的大眾,如今已將霸主地位讓與比亞迪。其今年的銷量,預計將出現大幅下滑。在上海車展,大眾推出了三款新車,但前景如何,尚待觀望。而已更新換代的特斯拉車隊,則沒能達到預期效果。今年2月交付的主打車型“Model Y”,更是在風靡一陣后迅速黯淡。
對特斯拉而言,在中國市場的收縮策略正構成其生存的一大威脅。盡管利潤正以驚人的速度下滑,特斯拉的市值仍維持在極高水平。與其他車企的股價已充分反映經濟周期波動不同,特斯拉的股價建立在持續增長的預期之上。然而,這一增長已連續兩年未能實現。
▲圖源:Frederic Legrand/t3n.de
此外,特斯拉長期在中國市場扮演特殊角色:作為業內翹楚,馬斯克于2019年成為首位獲準在中國獨資建廠的西方車企老板。當時,中國希望借助這一舉措推動汽車工業加速邁入電動時代。現在看來,這一任務完成得太好了——今年,比亞迪極有可能從特斯拉手中接過“全球最大電車制造商”的榮譽。
(歐洲時報德國版李帥編譯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