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3時,2025年廣州市普通高中名額分配計劃電腦派位儀式在廣州市招考辦舉行。全市共27794個名額分配計劃通過電腦派位隨機分配到478所初中學校。新快報記者對各項已公布的數據進行了梳理分析。
名額分配新增7所招生學校(校區)
今年,全市符合名額分配報考資格的考生共102785人,較去年增加10523人。全市共有名額分配招生學校79所、100個校區,名額分配總計劃為27794個,較去年增加1763個。大約3.7名符合資格考生競爭1個名額分配計劃。
其中,公辦省一級普通高中9所,名額分配計劃2250個;市示范學校27所,30個校區,名額分配計劃7509個;國家級示范學校43所、61個校區,名額分配計劃18035個。番禺區符合名額分配報考資格考生人數最多,為14535人;其次為增城區,為13022人。
39個教育集團核心校面向集團內114所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分配計劃833個;集團內分配之外,478所初中學校分得省、市屬普通高中名額分配計劃5090個和區屬普通高中名額分配計劃21871個,22所初中學校因符合名額分配報考資格考生數為0而未分得名額。
新快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新增了7所參與名額分配招生的學校(校區),這7所學校(校區)及其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線分別為:廣州市第六中學(花都校區),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線為673分;廣州市真光中學(廣鋼校區),最低控制線為616分;廣州市第七中學(桂花校區),最低控制線為666分;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江南新苑校區),最低控制線為611分;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江海校區),最低控制線為627分;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智慧城校區),最低控制線為669分;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江府校區),最低控制線為598分。
部分區屬錄取最低控制線大幅上漲
錄取最低控制線上,省市屬學校與去年相比分數線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長。廣州協和學校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線繼去年上漲15分后,再次上漲11分。廣東實驗中學(荔灣校區)與去年持平,錄取最低控制線為686分。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知識城校區)、廣東廣雅中學(荔灣校區)、廣州市第六中學(從化校區)、廣東華僑中學、廣州市鐵一中學(番禺校區)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線相比去年分別下降3分、5分、15分、2分、4分。
區屬學校方面,廣州市南海中學、廣州市第五中學(金碧校區)、廣州市白云中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附屬中學、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南沙中學等學校分數線大幅上漲,平均增長18分;廣州市南武中學(校本部)下降10分,廣州市番禺區象賢中學下降3分、廣州市從化區從化中學下降4分。
各區名額分配占比不同
荔灣和番禺都超過30%
整體來看,符合名額分配報考資格的考生較去年增加10523人,幅度較大;名額分配競爭情況約為3.7名符合資格考生競爭一個名額,而去年為3.5名考生競爭一個名額。從各區數據可以看到,番禺區符合名額分配資格的考生人數最多,有14535人;其次為增城區,有13022人。從化區符合名額分配資格的考生人數最少,不到6000人。
具體到每個區,可以發現名額分配占比不同:荔灣區為32.92%(省市屬占比4.95%)、越秀區為25.89%(省市屬占比5.09%)、海珠區為25.19%(省市屬占比4.94%)、天河區為21.49%(省市屬占比4.97%)、白云區為19.68%(省市屬占比4.95%)、黃埔區為15.44%(省市屬占比5.04%)、番禺區為30.48%(省市屬占比4.99%)、花都區為19.07%(省市屬占比5.16%)、南沙區為15.06%(省市屬占比4.98%)、從化區為23.04%(省市屬占比4.98%)、增城區為15.27%(省市屬占比5.11%)。
可以看到,區屬名額占名額考生的比例當中,占比最高的是荔灣和番禺,都超過了30%;最低為南沙、增城和黃埔,都為15%左右,其余各區差距不大。記者進一步對比發現,除了海珠區、荔灣區占比較往年有提升外,其他各區均有所下降。
結合去年數據進行分析,記者發現增城區符合資格的考生增加人數最多,比去年增加2050人,但名額分配招生計劃與去年相比只增加了50個;黃埔區比去年增加1355人,計劃只增加了28個。白云、番禺、花都符合資格考生數都比去年增加超過1100人,其中花都的名額分配招生計劃甚至比去年少了25個。
省市屬計劃名額分配計劃比去年增加565個,荔灣區和海珠區競爭難度較小,增加的人數和計劃數基本持平,海珠的區屬名額分配招生計劃增加239個,是11個區中與去年相比增加最多的。
事實上,名額分配占比的高低與各區考生總人數、區域內區屬示范性高中數量以及各校招生計劃數息息相關。有業內人士分析,黃埔區和南沙區部分學校為引入國家、省、市優質教育資源建設的學校,尚未納入名額分配招生校;而番禺區、荔灣區內區屬示范性高中較多,因此計劃總量較大。但省市屬名額占比則較為均衡,是由于省市屬學校面向全市各區招生,主要受該區符合名額分配資格的考生人數影響。
敲重點
關于名額分配志愿填報
這里有一份建議,請查收
1
錄取參考科目成績等級有要求
名額分配招生采用單獨批次、單獨錄取的招生辦法,安排在第二批次,設3個志愿,與其他批次同步填報志愿,按批次及類別順序投檔錄取,采用梯度控制線上志愿優先投檔方式統一投檔錄取。
今年名額分配政策保持穩定,名額分配招生學校適用范圍、分配比例、分配辦法、報考資格、錄取最低控制線設置辦法、錄取規則等均保持不變。
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為該校近三年統招首批次戶籍生錄取最低分的平均值下降40分,計算結果去尾取整。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不得低于2025年全市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錄取參考科目成績等級要求:地理、生物學、信息科技、藝術4門科目成績等級均達到C級及以上才能參加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檔;4門科目成績等級均達到D級及以上才能參加非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檔。
2
名額分配不要盲目“保底”
確定自身擁有資格后,考生須了解自己就讀的初中分到了哪些高中的分配名額、名額個數,并合理評估自己的成績是否能達到目標校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線。
廣州市招考辦提醒,符合名額分配報考資格的考生,無論是否辦理跨區,都只能填報學籍所在學校分得的名額分配計劃志愿。考生和家長可通過廣州招考網或中考《報考指南》查閱所在初中學校分得的名額分配計劃和錄取最低控制線,綜合考慮個人學業成績、所在初中學校和所在區的實際情況,參考所在初中學校近年名額分配投檔錄取情況,合理確定目標學校范圍。
名額分配志愿應如何填報?廣州市招考辦在此前發布的“2025年廣州市中考志愿填報問答”中提到,建議考生最大限度把握名額分配錄取機會,按照自己的志愿填報總體策略,結合第三批次的志愿規劃,充分利用志愿容量,按照合理梯度安排志愿順序,科學填報名額分配志愿。第三批次的目標學校也可在名額分配批次填報志愿,有效利用名額分配的特點和錄取規則,盡可能在前面批次被錄取。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既不應盲目沖高和放棄名額分配錄取機會,也不要盲目“保底”,否則一旦被名額分配批次的學校錄取,就不能參加后續批次志愿的投檔。在名額分配批次,考生可以只填報自己總體滿意的學校,不建議考生填報自己不太滿意的、預計在第三或第四批次的靠后志愿也很有把握被錄取的“保底”學校。
案例分析
考生甲(中考分數702)名額分配志愿:第一志愿A校;第二志愿B校;第三志愿C校
考生乙(中考分數690)名額分配志愿:第一志愿C校;第二志愿D校;第三志愿E校
假設考生甲和考生乙為同一所初中的同學,該初中只有甲乙二人填報C校名額分配計劃志愿。目前A、B校都沒有錄取考生甲,C校分到二人所在初中只剩下1個名額,二人均達到了C校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線。
●問:二人誰會被C校錄取?
●解答:按照投檔錄取規則,要判斷填報同一高中學校名額計劃志愿的兩名考生誰先被錄取,先比成績所處的梯度、再比志愿順序、最后比分數。
情況1:第一種情況是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成績不在同一檔,高分考生(甲)高一檔,按照規定,先對高分考生所在檔的考生進行投檔,完成后再對低分考生(乙)所在檔的考生進行投檔,高分考生甲會被C校錄取。
情況2: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成績處在同一檔,按照同一檔內志愿優先原則,先投第一志愿,低分考生乙會被C校錄取。
■采寫:新快報記者 鄧善雯 陳鈺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