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戰場硝煙未散,中國在西南邊陲突然放出大招!5月11日,一口氣給藏南地區新增27個標準地名。這事兒看似平常,背后卻暗藏玄機——就在三天前,中美剛在瑞士握手言和,印巴打了四天四夜的邊境沖突也按下暫停鍵。
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藏南這片土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但受歷史遺留問題影響,當地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至今未被實際管轄。更讓人糟心的是,印度人長期在地圖上瞎涂亂畫,把我們的領土標成他們的"阿魯納恰爾邦"。這次中國出手,相當于在法理層面狠狠打了對方的耳光。
細心的人會發現,這次地名規范來得正是時候。先是印巴空戰打出了中國武器的威風,殲-10CE戰斗機大顯神威,把印度空軍打得灰頭土臉。緊接著中美貿易談判峰回路轉,華盛頓罕見放下身段改稱"合作伙伴"。兩個重大事件接連發生,中國趁勢在藏南問題上祭出新動作,堪稱一箭雙雕。
說到藏南的地名規范化,這可不是今天才開始的新鮮事。早在2022年新修的《地名管理條例》就埋下伏筆,去年5月更是啟動了首輪增補。經過這三年的默默耕耘,咱們已經給36個關鍵點位戴上了"身份證"。這次新增的27個地名,就像36計中的"連環計",把原本支離破碎的管控區域連成了一片。
有軍事專家點評得好:"地圖開疆從來不是笑話,那是國家主權的無聲宣言。"當我們把達旺、德讓宗這些傳統地名刻進國際視野時,實際上是在重新定義這片土地的歸屬。就像網友說的:"早該這么干了!當年鄭和下西洋都能給東南亞國家命名,咱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正名天經地義。"
眼下印度方面還沒跳腳,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新德里的臉色肯定不好看。不過沒關系,咱們有的是耐心。就像釘釘子一樣,一次不行就兩次,這次27個,下次說不定就是54個。畢竟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中國從來不打誑語,更不受訛詐。手握真理在手,腳下自有乾坤,這就是東方大國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