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5月31日端午節,記得“1要躲,2不空,3不貪”,家人安康少生病
今年的端午節和六一兒童節相連了,節期在5月31日這天,算是來得比較早的端午節。
從今年端午節假期安排上來看,是從5月31日(周六)這天開始放假,一直放到6月2日,共3天,不調休!
端午節可是大節日,與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并且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民間流傳很多種說法,其中有兩種流傳最廣。一種說法是起源于古人對自然天象崇拜,這個時候蒼龍七宿(東方青龍)在仲夏時節升至正南中天,稱為“飛龍在天”。因此,在上古時代,端午節是由祭龍演變而來。
還有一種說法,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陳臨、越王勾踐的等設立的。
古人以干支紀年,“五月”對應地支中的“午”,五月初五即“午月午日”,被視為“重午”。并且,端午時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因此,古人認為應該通過一些儀式調和陰陽。
例如,賽龍舟寓意驅邪避疫、祈求風調雨順;吃粽子紀念屈原,同時象征豐收與團圓;掛艾草與菖蒲寓意驅邪避毒、凈化環境;佩戴香囊寓意驅瘟避疫,祈求健康長壽;飲雄黃酒寓意解毒驅蟲,避邪護身;系五彩繩寓意五行相生,祈福納吉;五毒圖案飾品;寓意“以毒攻毒”,祈求百毒不侵;打午時水寓意汲取陽氣,祛除晦氣等。
此外,端午節這天在民間還有“1要躲,2不空,3不貪”的說法,寄托了人們望家人能夠身體安康少生病。那么,具體指什么呢?下面來具體看一下!
一、端午節“1要躲”
在《灤州志》中有“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的記載。
端午節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按理說這天的習俗活動應該是特別多,為啥要“躲”呢?
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在一年12個月當中,農歷五月“最毒”,民間稱為是“毒月”或“惡月”。并且,在“毒五月”當中還有九個被認為最毒的日子,被稱為是“九毒日”。
“九毒日”分別指的是五月初五、五月初六、五月初七、五月十五、五月十六、五月十七,五月二十五、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七,其中,農歷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這天是第一個毒日,民間稱為是“毒月毒日”或“惡月惡日”。
那么,為啥說五月是“毒月”呢?
這是因為,農歷五月通常處于梅雨時節,氣候濕熱,毒蟲滋生,細菌病毒繁殖加快,易引發疾病。尤其是,在舊時衛生條件不好,婦女易得婦科病。因此,古人就用一個“毒”字來形容農歷五月。
所以,端午節這天父母會把出嫁的女兒接回家里來,一方面是回家過節,一方面也是因為梅雨時節,陰雨連連、高溫潮濕,容易生病,讓出嫁的女兒回家休養幾天。
當然,這是舊時習俗中的說法,我們現在衛生條件好了,醫療水平也提高了,人們在這個時候也不用特意去“躲端午”了。
我們現在說的“躲端午”,主要避免高溫時段外出勞作或活動,以免中暑。尤其是對于老好人、體弱多病的人、孩童以及孕婦等,更應該重視。
二、端午節“2不空”
1、門窗上不能空
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文獻《荊楚歲時記》中就有:“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的說法。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古代時,端午節這天人們通常會在公雞還沒打鳴的清晨,去采摘長得像人形狀的艾草,小心地把它采回來 ,用這種艾草來做艾灸治病,人們認為效果特別好。并且,在這一天,還可以把艾草做成小人的樣子,掛在門上,能夠驅趕不好的毒氣,保護家里人不生病。
也有部分地區的人認為,端午正午(11-13點)采摘的艾草藥效最佳,稱為“午時艾”,曬干后用于全年灸療或熏香。
另外,艾草中還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如桉油精),人們往往會在家門上、窗戶上掛幾株艾草,利用艾草特殊的香味來驅病、防蚊等。
2、身上不空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青、紅、白、黑、黃這五種顏色代表五方五行,被看作吉祥色。以前端午節流行用五彩絲線系在手臂上,后來發展成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漂亮飾物,成了端午節特色手工藝品。
按舊時習俗,端午節當天,孩子們會在手腕、腳腕系上用紅綠黃白黑粗絲線搓成的彩繩來驅邪。一種說法是從五月初五系到七夕才解下來燒掉;還有說法是端午節后第一個雨天,把彩繩扔到雨中,寓意讓河水沖走瘟疫、疾病,帶來好運 。
三、端午節“3不貪”
1、不貪吃
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按傳統習俗端午節這天都要吃粽子,不同的是,南方通常會吃咸粽子,北方會吃甜粽子。
不過,提醒大家,吃粽子可不能貪多,尤其是老年人更要少吃。因為,不論是南方的咸粽子,還是北方的甜粽子,都是用糯米作為主料的,黏滯難消化。
因此,要盡量少吃和慢食和避免空腹吃粽子誘發胃脹。
另外,端午節時天氣已經很熱了,這個時候要適當一些清熱解暑食物。比如,可以多吃冬瓜、苦瓜、綠豆、荷葉等清暑利濕的食物,少吃冰飲、寒性水果(如西瓜、梨、柚子、香蕉、山竹等),防止脾胃虛寒引發腹瀉。
2、不貪涼
到了端午節時,南方陰雨連連的天氣比較多,而北方則多是高溫少雨。按老輩人的說法,這個時候要“養陽氣”。例如,可晚睡(不晚于23點)早起(5-7點)。
另外。這個時候天氣炎熱,我們外出勞作或者活動時,回到家里要避免對著空調或者風扇直吹,空調溫度最好也不低于26℃。并且,出汗后勿立即沖冷水澡,以防“陰暑”(暑濕內侵)。
3、不發怒
夏季天氣炎熱,心火易旺,要避免“情緒中暑” ,我們可以可通過聽古琴、冥想、書法等靜心活動來調節情緒。
總之,5月31日就今年的端午節了,不論多忙,也要記得“1要躲,2不空,3不貪”,遵守老傳統,家人安康少生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