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One(dingjiaoone)原創
作者 | 王璐
編輯 | 魏佳
2025年,科技股風云變幻。
一邊是DeepSeek引領的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是《哪吒2》點燃的中國內容產業新敘事;另一邊則是美股科技巨頭股價的普遍承壓,是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導致的巨大經營挑戰。
大風大浪之間、危機并存之際,考驗的是企業穿越周期的能力和智慧。
騰訊音樂,正是觀察中國企業生存韌性的一個樣本。從剛剛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里,可以看到它在復雜的宏觀背景下展現出的“三重穩健”:
在資本市場上,股價從年初至今已經累計上漲近30%;在業績報表上,總收入和調整后凈利潤同比保持穩健增長;在業務指標上,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等核心指標也全面向好。
這種“穩”,并非偶然。騰訊音樂于2021年確立了內容與平臺“一體兩翼”戰略,一方面注重打造豐富多元的音樂內容生態,另一方面在平臺產品側不斷創新,希望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音樂體驗。
研究世界商業史上的經典商業案例不難發現,能夠穿越周期的企業往往具備三個共同特質——對主航道的持續聚焦、對用戶需求的持續洞察,以及永不止步的創新。
這些特質,在騰訊音樂身上同樣清晰可見。
核心業務:聚焦“音樂”,三大數據亮眼
在外部環境變化之時,真正拉開差距的,是企業的基本盤——核心業務要足夠強大。這既考驗戰略判斷力,也檢驗長期執行力。
騰訊音樂正是持續聚焦“音樂”主業,為穩健增長打下了根基。以今日剛發布的2025年Q1財報為例:
首先是總收入穩中有升,同比增長8.7%至73.6億元,調整后凈利潤同比增長22.8%至22.3億元,展現出基本面的健康。
其次,在線音樂業務核心指標全面上漲: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16.6%至42.2億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8.3%至1.229億、單個付費用戶人均收入(ARPPU)同比增長7.5%至11.4元,三項指標均上漲,表明用戶端的付費意愿增強,對內容和服務的認可度持續提升。
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
2018年,騰訊音樂登陸紐交所。彼時的中國音樂行業剛剛完成正版化、用戶付費意識尚不普及,作為行業的代表平臺,騰訊音樂當時在線音樂業務收入僅占比不到3成。但騰訊音樂的選擇是,戰略聚焦,秉持長期主義對在線音樂業務持續性投入。
選擇做時間的朋友,時間也確實給予了騰訊音樂持續性的回報,近年來的業績結果展現出騰訊音樂多年前的戰略前瞻與定力:在線音樂業務的收入占比持續提升,在2023年占比超50%后,如今已經占總收入的近8成(78.8%),并在直播行業震蕩時大幅抵消了社交娛樂業務下滑的影響。
「定焦One」注意到,本次財報騰訊音樂未披露社交娛樂業務的月活躍用戶、ARPPU等具體數據,在「定焦One」看來,這是騰訊音樂發展到這一階段的自然結果。如今社交娛樂已不足以代表騰訊音樂,其未來長期的增長仍然將由「音樂」驅動。
在線音樂業務在2023年Q2營收占比超過社交娛樂、成為騰訊音樂核心收入來源后,還帶動著整體毛利率的改善和成本結構的優化:2023年,騰訊音樂毛利率由上一年的31%提升至35.3%,2024年進一步上升至42.3%。營業成本連續兩年下降,釋放出更加健康的盈利能力。
理解用戶:洞察需求、持續響應,“你想要的我都有”
穩定增長的另一面,是騰訊音樂對用戶需求的深入洞察與持續響應。這是它讓核心業務持續煥發增長活力的關鍵。
騰訊音樂未止步于音樂播放本身,而是在內容與平臺“一體兩翼”戰略下,不斷拓寬自身在音樂內容和體驗上的服務范圍。
首先,是對內容的“再投入”和“再定義”。
用戶對“聽什么”的要求早已不止于版權曲庫本身,而是追求多樣、新穎和陪伴。騰訊音樂就在內容引入、內容制作與共創、內容宣推與消費三大環節進行了全面發力。
本季度財報顯示,內容引入上,僅今年Q1就與索尼音樂娛樂、英皇娛樂、滾石唱片、種夢音樂、韓國Starship娛樂、YG娛樂、日本頭部ACG娛樂廠牌KADOKAWA等多家全球音樂廠牌加深合作,引進多元化曲庫的同時,部分也涉及音質音效上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深化用戶與平臺的情感聯結。
在音樂作品的制作上,騰訊音樂也不斷展示出新成果。例如,今年周深演唱的春節回鄉金曲《敬時光》,由央視新聞和騰訊音樂聯合打造,正是連接平臺、藝人、用戶三方的代表作。騰訊音樂還與騰訊生態系聯動,為多部知名游戲、動畫IP以及影視劇制作歌曲,滿足影劇綜游等不同受眾的多元化需求。
在傳統線上聽歌場景之外,騰訊音樂還為多位藝人推出實體專輯、官方周邊產品,如與G-Dragon權志龍合作發售世巡中國大陸獨家周邊、為汪蘇瀧打造實體專輯《十萬伏特》等,把樂迷的體驗從線上延展到了線下。
這些舉措讓騰訊音樂將“內容本身+延展體驗”做到極致,滿足了用戶對音樂的情感連接和沉浸式體驗等在內的多種需求。
另一方面,騰訊音樂在平臺端持續豐富各項權益,會員權益已經覆蓋聽、看、唱、玩、衣食住行整個音樂生態。
以QQ音樂超級會員為例,線上覆蓋杜比音效、4K MV清晰度等超50項高品質視聽權益,線下還能享受音樂節、演唱會的專屬權益,此外還有免費兌換演唱會門票、耳機音響等價值上千元的禮品以及霸王餐等福利。QQ音樂超級巔峰之夜時,超級會員享有優先購票、專屬伴手禮、專屬SVIP區域、專屬接駁車等權益,更是將“會員專屬感”做到極致,被網友評價為“超會寵用戶”。
這種圍繞內容與服務的不斷精進,讓用戶感到物超所值的同時,也進一步吸引著會員的轉化和留存。財報顯示,騰訊音樂超級會員規模展示出持續穩健增長的態勢,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和用戶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在洞察用戶需求并持續響應的背后,實則是從內容到平臺的精細化建設,讓騰訊音樂擺脫了對單一價值點的依賴,擁有了抗周期能力所需的“多點支撐”。
持續創新:在多個維度積累復利
真正具備韌性的公司,從不迷信風口,但也不會忽視創新。它們的創新不是頻繁變換主線、燒錢做增長,而是基于主業方向和自身優勢的“小步嘗試”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放到更長周期,這種持續創新會讓企業的競爭力產生“復利效應”,帶來更大回報。
騰訊音樂也屬于這類,它嘗試將時下最前沿的技術趨勢與自身業務結合,從而達到1+1>2的效果。比如面對近兩年的AI浪潮,騰訊音樂就以“優化用戶體驗”為切口進行技術+產品的不斷創新。
2024年,QQ音樂上線“AI聊天助手”,覆蓋搜歌、音樂知識問答、播放控制、功能跳轉和聊天陪伴整個流程,今年又接入了DeepSeek-R1,其精準回答讓用戶感慨擁有了一位“懂音樂的摯友”。同時,不斷在歌曲推薦與算法交互方面進行優化創新,讓智能推薦更懂用戶,推動用戶歌曲收藏量顯著增長,提升用戶黏性。
此外,騰訊音樂在內容品類開發、擴展服務場景上的布局上也初見成效,讓用戶體驗始終走在創新前沿。
內容品類上,騰訊音樂針對長音頻場景打造出涵蓋有聲小說、相聲評書、兒童內容、歷史人文等豐富品類的內容形態,本季度代表作品《盜墓筆記》打破平臺有聲劇播放量破千萬的最快紀錄,成為標志性爆款。
在服務場景上——尤其是在車載音樂這個快速增長的使用場景上——迅速升級,與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比亞迪和小鵬汽車等多個品牌展開合作,持續優化音效,還推出了車載K歌功能,為用戶帶來更沉浸的車載音樂體驗。
這種從“強化用戶與平臺連接”出發的創新路徑,最終沉淀成了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回看本次及近幾年的財報數據不難發現,騰訊音樂不是靠某一個高光時刻贏得市場,而是在戰略、內容、服務等多個維度積累“復利”,最終形成穩定且強大的增長曲線。2024年全年財報發布后,騰訊音樂宣布了新一輪的股票回購計劃,并派發2024財年年度現金股息,也顯示出管理層對自身長期發展的信心。
在風云變幻的2025年,這樣一家公司所展現出的“穩中有進”,或許正是當下中國企業穿越周期所最需要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