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緬甸的戰事中,緬軍掌握著絕對的制空權,且對手普遍缺乏防空兵器,因此緬軍在充分發揮空中優勢的同時,創造性地使用了更為廉價的載具用于空中轟炸。
緬甸空軍并未裝備轟炸機,于是一些運輸機被改裝作為轟炸機使用,較為常見的是Y-12(運-12),但成本依然高昂。于是從2024年12月開始,緬軍開始使用動力傘作為更為經濟的替代方案,要求營級單位加緊訓練用于局部戰場,目前已在實皆省、曼德勒省、馬圭省、伊洛瓦底省和克倫邦等省邦投入使用,重點在人民保衛軍(PDF)活躍但沒有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活動的馬圭省進行試點,再將經驗擴大到其余前線。
2025年4月23日,駐扎在馬圭省木各具的緬軍第101機動師出動3架動力傘執行任務,其中1架因天氣惡劣引發故障迫降,人民保衛軍趕往現場后未發現緬軍士兵,而這架改裝過的動力傘因來不及帶走最后只能燒毀,這也是緬軍動力傘的首次近距離曝光。這種輪式動力傘可載3人,能執行空中偵察和轟炸任務,還可以對地面進行射擊,但在行動中依舊會經常出現造成平民傷亡的情況。
為了能夠在強風等惡劣天氣時繼續執行任務,緬軍還裝備了性能更好的旋翼機,2025年3月19日首次記錄到在內比都附近飛行,4月24日又記錄到在馬圭省飛行,不過尚未有用于空襲的報道。
鑒于緬軍地面部隊的普遍受挫,充分發揮空中優勢彌補地面劣勢似乎成為了唯一的選項,雖然緬甸空軍戰斗機已有多架被擊落的記錄,而“空中三蹦子”在擁有防空火力的區域也如同自殺,但對于缺槍少彈的游擊隊來說只能望“機”興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