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醫生這個職業還沒有100%認知的時候,叢曉斌就做出要成為醫生的100%認定,少年的他憑一腔孤勇認為自己將來100%會做醫生。
一路上并非所有的窗戶都向叢曉斌敞開,很多時候他都是摸索著前行。讓他欣慰的是,人生重要時刻所做的選擇,沒有一個真正后悔過。
可能當時的一些舉動,被視作愛折騰,叢曉斌如今回顧覺得:一切都值得。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數。
舍棄頭部三甲優渥環境赴德深造攻讀醫學博士
高三那一年,叢曉斌在當地醫院做了鼻中隔偏曲矯正手術。在手術過程中,他真實體會到醫生是體面光鮮的職業,既受他人尊重,又能夠幫助病人,給叢曉斌形成了相當好的第一印象。
那段時間,叢曉斌經常出入醫院,感受著醫院與自己格外融洽的氛圍。二十年前的醫院,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消毒水的味道,這味道對叢曉斌有種莫名的吸引力,他竟意外地特別喜歡聞。
人生還很懵懂的時候,就感受到這么奇妙的體驗,叢曉斌冥冥中知道了將來要從事什么職業。高考填志愿時,叢曉斌的職業選擇異常堅定,他把臨床醫學作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依然是臨床醫學,不同的是換了個學校。
叢曉斌如今回憶說:“盡管當年對醫生職業沒有100%的認知,但我還是毅然決然做出了100%的認定。在報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后,我非常順利地被錄取了,自此開啟從醫生涯的起點。”
從同濟醫學院畢業后,叢曉斌進入全國頭部三甲醫院工作。工作期間,他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掌握了顯微外科的必備技能和知識。此外,叢曉斌受邀參加了不少學術會議,認識了一些德國醫學專家,見識到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前沿的學術觀點。
長期交流互動中,叢曉斌意識到,國內醫生無疑有很多看家本領,國外醫生其實也有諸多厲害之處,雙方如果互相交流學習,應該能取長補短。于是叢曉斌在心中暗做決定,有合適的機會一定要去國外留學。
后來,叢曉斌如愿被錄取為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整形外科博士。然而真正面臨抉擇時,現實問題往往會被推到眼前,不得不慎重考慮。
因為原來的工作環境非常好,醫院排名靠前,各方面幾乎無可挑剔,如果這時去德國留學,意味著放棄現有的穩定軌跡,未來可能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叢曉斌有過猶豫,在家人不斷地鼓舞和支持下,他最終下定決心去德國留學。
在這段留學生涯,除睡覺以外,叢曉斌絕大部分時間幾乎都用在學習和實操,他經常最后下班,凌晨一兩點鐘才回到公寓,最終三年多后不負努力,成為炙手可熱的最優等博士畢業生。叢曉斌堅定地認為,憑借中國人拼命三郎的狠勁,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回顧這段留學生活,叢曉斌風輕云淡地說:“雖然很累,但一切都值得。從最開始當醫生學習無菌操作、醫學知識,到后來縫合、處理傷口,再到切皮瓣、觀察血運,每一次往前走一小步,都是為腹壁成形術這一大步做準備。因此,腹壁成形術是我用十幾年的醫療經驗訓練得來的結果,而非出國留學后短短幾年內學到。”
健康為基,美麗為翼探尋健康與美麗的平衡密碼
有一句話說,整形醫生是拿著手術刀的藝術家,也是形象魔法師。
叢曉斌亦非常認同,無論燒傷整形、缺損重建、鼻翼缺損、唇鄂裂等修復類的整形手術,或者身上的缺失組織經過整形手術后復原,都是把原來不美的東西變得好看,化平凡為神奇,本身就是藝術。
從這個角度看,腹壁成形術當然也是魔法。腹壁成形術神奇卻并不神秘,它是兼顧修復和美學的手術,做腹壁成形的人群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產后寶媽,另一類是減重后的人,這兩類群體與腹壁成形術適配度很高。
腹壁成形術有兩個形象的名字,一個是媽咪改造術,另一個是肚子拉皮術。顧名思義,它能處理肚子上的贅皮,通過吸脂把皮下脂肪厚度變薄。當然能做的還不止于此,還能實現腹直肌分離修復、筋膜提升,幫助腹部皮膚變得緊致,同時改善妊娠紋。
必須引起重視的是,腹壁成形術是四級手術,與常規美容手術不一樣,腹壁成形術做起來比較復雜,涉及到肌肉、筋膜、脂肪和皮膚多個組織結構,要求醫生具備豐富的手術經驗,嚴格把控手術風險。
一直以來,叢曉斌對手術風險都特別關注。做腹壁成形手術,叢曉斌團隊術前會精心準備,實施嚴格的面診評估,對患者的腹部皮膚松弛程度、脂肪堆積情況以及肌肉松弛度進行評估,以確定手術方案,術后還要密切監護、精心護理,包括但不限于快速康復、斑痕護理等等。
在叢曉斌看來,求美者做腹壁成形術,是為了得到完美的效果,而這個手術不是一錘子買賣,并非做完就一勞永逸。哪怕術后也要控制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如此多方面配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作為一名整形醫生,門診時叢曉斌經常會碰到一些求美者,一上來就要求做成馬甲線或螞蟻腰。叢曉斌當然知道愛美是人的天性,但看到求美者過度追求外表而忽視健康,他始終覺得美麗與健康要有所平衡。
叢曉斌就“美麗與健康”的話題展開來講:“健康永遠是第一位。一個人美不美是精神需求,健康是物質基礎,追求美麗永遠以健康為基礎。如何平衡美麗與健康,我覺得健康應該占到90%,美麗占到10%,而不是健康和美麗各半。只有這樣手術才有意義,如果犧牲健康換取美麗,這份美麗的代價太過沉重,是得不償失的。”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數
在整形外科之前,叢曉斌在手外科工作。手外科和整形外科看似兩個專業,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外科的皮瓣、顯微手術對做腹壁成形幫助很大,可以為整形外科手術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相當于給腹壁成形術提供了護身符。
手外科的優勢發揮在整形外科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體現在皮瓣切取與保護,腹壁成形術涉及到很多皮瓣的內容,包括穿支血管、皮瓣切取、皮下組織打薄和術后皮瓣血供的觀察等。
其次在于顯微技術,精通顯微的整形醫生,對縫合有獨到的理解,縫合到哪個層次,鑷子夾到哪個組織,腦海中有清晰的構思,會自覺地減少組織創傷,減少術后疤痕的形成。
最后是精細化操作意識,叢曉斌習慣戴頭戴式放大鏡,放大鏡能把手術視野放大,讓醫生看得更清楚,在切組織時不會傷到旁邊的血管,在縫合的時候能夠一一對應。
然而彼時叢曉斌不會想到,將來自己會在腹壁成形領域做出非凡的成就,也不完全清楚手外科和整形外科之間的關聯。
不過學習就是如此,起初學到的知識像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并不知道互相有什么聯系,當某天積累足夠豐富,知識串在一起形成項鏈時,突然間恍然大悟。
在手外科做醫生時,叢曉斌有很多渴望和想法,各種醫學知識都想學一點,盡可能地把自己變成全能醫生。而現在,叢曉斌更關注如何把手術做得更加精致,將技術發揮到極致。
從開始到現在,發生這樣的思想變化,叢曉斌將它歸納為成長。不過沒有變的是,他一直保持著強烈的驅動力,不斷讓自己和周圍的世界變得更好。
在人生的成長路上,持續有動力保持前行,或多或少需要一點信念。支撐叢曉斌不斷前行的動力,來自于曾經治療過的所有患者的反饋,無論正面的反饋還是不好的反饋,推著他不停往前走。
正面的反饋讓他覺得這件事情很值得,并愿意為每一位求美者努力,讓她們變得更好;不好的反饋會促使他與團隊討論,如何進行技術迭代,以后盡量避免出現類似狀況,從而幫助到更多的人。
叢曉斌結尾時總結:“很多時候我都是摸索著往前走,很幸運目前做的重要人生選擇,沒有一個真正讓我后悔,不管是高考后的專業選擇,還是參加工作的就業方向,或是德國留學前孤注一擲。可能每一步都有過猶豫彷徨,回頭來看卻走過來了。
我始終覺得,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數。人生很多關鍵時刻和場景,恰恰是因為做出選擇,然后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結果才比較好。就像那句話說的,相信相信的力量。”
叢曉斌
江漢大學附屬武漢市第六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
學科帶頭人,留德醫學博士。
擅長整形重建、腹壁成形、瘢痕、面部整形等,精通顯微手術與精細化操作,多次創新改良并完成復雜整形重建類手術。
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十余篇,SCI論文3篇,參編、參譯著作2部,參與國家級及市級課題研究各1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