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在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邊境小城呼瑪縣的國道附近,上演了一幕令人驚喜的“偶遇”——一只黑熊悠然自得地穿過道路,還不時好奇地四處張望,仿佛在打量著這個新奇的世界。
呼瑪縣林業和草原局的專家通過視頻確認,這確實是一只黑熊。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正是黑熊結束漫長冬眠,出來覓食的時節。
01
頭大而圓,耳大眼小,胸部一個倒人字形的白斑
大興安嶺的黑熊,學名亞洲黑熊,是森林中的“大塊頭”。雌性熊體重約140千克,身長約1.5米;雄性熊更為壯碩,體重可達200千克左右,身長約1.9米。
它們身體粗壯,頭部寬圓,吻部較短。鼻端裸露,眼睛雖小,卻透著靈動;耳朵長約10至12厘米,像兩把小扇子。
除胸部有一道醒目的倒人字形白色或黃色斑外,全身被著富有光澤的漆黑色毛,鼻面部呈棕褐色或赭色。
頰后及頸部兩側的毛很長,形成兩個半圓形毛叢,而胸部的毛最短。
尾巴很短,約長7至8厘米。四肢粗健有力,前足腕墊發達,與掌墊相連。
前后肢都具五趾,爪彎曲呈角黑色,前足爪長于后足爪。前后足均肥厚,前足的腕墊寬大,與掌墊相連,掌墊與趾墊間有棕黑色、灰黑色短毛;后足跖墊寬大肥厚,跖墊與趾墊間也有棕黑色、灰黑色的短毛。
黑熊身體粗壯,前后肢發達,尤其是兩條前肢,上下一樣粗壯,力量驚人。一旦發起脾氣,它能一掌拍斷一棵碗口粗的樹木。
兩前掌上五趾上的爪子,有五六厘米長,爪向下彎曲呈黑色,銳如匕首,不僅是對敵時的有力武器,也是向上攀爬時的有效工具。
02
爬到陡峭的懸崖峭壁上,下不來了,它就抱著腦袋往下滾
黑熊是典型的林棲動物,它的生活與大森林緊密相連。不過,它并非貓科動物,沒有彈跳肌腱,無法像獅、虎、豹等猛獸那樣跳躍、凌空撲擊。
但它的攀爬能力卻出類拔萃,兩前肢粗壯有力,五趾爪銳利無比。只要兩前掌能夠著的地方,無論多么陡峭的懸崖峭壁,它都能輕松爬上去。
然而,它的下巖壁能力卻相對較弱。它不會像貓科猛獸那樣頭朝下地往下爬,而是屁股朝下退著往下爬。
有時候,爬到陡峭的懸崖峭壁上,下不來了,它就仗著皮粗肉糙,抱著腦袋往下滾。雖然有時候摔得嗷嗷叫喚,但憑借堅韌的體魄,卻也摔不壞它。
03
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也能像人一樣坐著
別看黑熊長得五大三粗,看起來笨笨憨憨的,它卻是游泳健將。一到水里,它隨波逐流,輕巧自如,顯得十分自信。
它不僅愛鳧水,還愛吃魚。抓魚時,它有獨特的技巧,既不用前爪去抓,也不用嘴咬,而是用后肢踢。
大興安嶺黑熊可以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也能像人一樣坐著。不過,直立行走時,它步履蹣跚,行動謹慎又緩慢。
直立行走,只是表明它有這個功能,但并不是它的特長,正常生活方式仍然以四腳著地為主。
04
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
大興安嶺的黑熊有冬眠習性。它們會在大樹的樹洞、巖洞、地洞、圓木或石下、河堤邊、暗溝和淺洼地等地方建立巢穴。
秋天,它們會大量進食,將吃進的食物轉換成脂肪儲存起來,為冬眠做準備。
整個冬季,它們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于半睡眠狀態。
冬眠期間,它們會自動降低體溫、心率,以節省身體的新陳代謝。
直到翌年三、四月份,它們才會出洞,重新開始新一年的生活。
05
特別愛吃鳥蛋與蜂巢
黑熊是標準的雜食性動物,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肉類在其飲食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不過,大興安嶺黑熊有兩個特別愛吃的目標。一是鳥蛋,不管鳥巢筑得多高,只要被它嗅到,它都能爬上去將鳥蛋吃掉。對于黑熊來說,吃鳥蛋完全不費力,大鳥們對它毫無辦法,除非是鷹、雕、隼等大型兇猛禽鳥,被發現后才會有所顧忌。
另一個目標是蜂巢,黑熊特別喜歡吃蜂蜜,有時候不僅將蜂蜜偷吃了,連整個蜂巢都給吞吃掉。不過,吃蜂蜜可不是件輕松的事。
野蜂可不是好惹的,別看它們個頭小,但它們數量眾多,尾巴上還有毒針。它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圍著黑熊窮追猛打,讓黑熊吃盡苦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